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
乔珊
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紫薇苑小学 056008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体系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且文化自信的下一代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深刻理解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价值。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价值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世界上最为悠久的文化,且一脉相承,从古至今形成了丰富的积累,凝聚了大量的智慧与深厚的精神底蕴,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对现代小学生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生价值观等的培育具有极大意义。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设计,能够有效促使小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扬等奠定基础,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实际上,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在各政策文件以及时代理念中都是被公认的,习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也提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的方式,能够从小学生做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小学生的心目中,有效增强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达成预期的文化教育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2.1 深挖课文内容,探索文化内涵
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的英语知识,而且当课文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学生能够了解英语语言的使用场景和语境,也能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教师要仔细研读英语课文,深挖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Water》这篇文章中,教师通过仔细研读课文挖掘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即“茶”文化。Water 的这一课中有泡茶的 4 个步骤,但是和传统的中国传统泡茶步骤有区别,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外国的泡茶步骤,迁移学习中国的茶道。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也设计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对“茶”文化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了茶道表演、茶叶制作等相关视频和图片,然后让学生运用英语对他们的观看感受进行表达,以此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让学生借助所学知识进行英语表达。这种教学实践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2.2 厘清单元主题意义,补充合适的课程资源
单元主题是一个学习单元的学习主旨,往往会决定一个单元的教学基调。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已经按照基本的主题进行了单元划分,教师可依照教材进行单元教学的设计,其中厘清单元主题意义就成为了第一要务。课上,英语教师基于单元主题的意义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比较有效的策略,可以为相关教学资源等选择与融合设计提供思路。近些年来,文化融合也成为许多教师的教研重点,开始关注探索教学和文化的融合,旨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拓展教学内容,同时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从这一方向出发,小学英语教师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时便可围绕单元主题意义进行规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的补充,以此来寻求教育教学的拓展和充实。
2.3 创新文化实践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文化实践活动,是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英语文化戏剧表演,挑选经典的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让学生将其改编成英语剧本并进行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深入理解故事内容,还需运用英语进行台词创作与表达,锻炼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活动开展前,教师要详细讲解活动目的、要求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背景,为学生参与活动做好铺垫,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当学生在戏剧表演排练中遇到英语表达困难或对故事理解有偏差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分享,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后续活动的积极性。
2.4 创设生活情境,从情境中坚定文化自信
创设情境辅助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融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又可以帮助学生具象化地理解和吸收文化知识,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首先应当从教学内容出发,挖掘可融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包括节日、习俗、历史故事、传统艺术等,确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所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其次,应当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如利用含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学具,或多媒体设备等,设计贴近生活、充满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最后,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结语
当今社会,多元信息交织。教师应培养学生尊重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还应具有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加深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师更应继续持之以恒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 蒋雅琴 . 学科育人视角下文化意识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索 [J].成才,2023,(5).
[2] 盖磊 . 核心素养下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阅读教学 [J]. 教师博览,2022,(15).
[3] 陈莉玲 . 涵养中华情怀,落实立德树人 [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