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李卫民
湖北省武穴市第三实验中学龙坪校区 435400
引言
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重要阶段。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困难。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极具活力与实效的教学手段,有着丰富且深刻的内涵。从本质上看,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出具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具体的场景。这些场景并非随意拼凑,而是紧密围绕知识要点与学生认知特点精心打造,旨在让学生置身其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他们通过观察情境中的各种元素,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理解情境所蕴含的问题,进而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实现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升。
2 情境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偏离
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里,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偏离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情境的趣味性与新颖性,却忽视了其与教学目标的紧密关联。比如,在讲解数学中的函数概念时,教师创设了一个热闹的游乐园情境,详细描述了各种游乐设施的游玩体验,却未将情境与函数的核心要素,如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效结合。学生虽被游乐园的欢乐氛围吸引,注意力分散在游乐项目上,却未能从情境中提炼出函数的关键知识。
2.2 情境复杂度把控不当
情境复杂度把控不当也是常见问题。一方面,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与启发性。例如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仅展示诗词原文和简单译文,就让学生体会诗词意境。这种单一、直白的情境无法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学生只能浅尝辄止地理解诗词表面意思,难以领略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复杂,包含过多无关信息。如在历史课讲解工业革命影响时,教师引入大量当时的社会风俗、娱乐活动等细节,使情境变得繁杂。
2.3 情境教学中师生互动缺失
情境教学中师生互动缺失会影响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后,让学生自行讨论或探索,自己却置身事外,不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这使得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讨论容易偏离主题或陷入困境。例如在科学实验情境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各小组间走动但不主动询问学生实验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当学生因操作失误或对实验现象理解有误时,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和引导,不仅浪费了实验时间和材料,还可能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知识认知。
3 解决措施
3.1 精准锚定目标,优化情境设计
为解决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偏离的问题,教师在备课阶段需深入剖析教学目标,将其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以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为例,若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并能运用其描述旅行经历,教师创设的情境就应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可以设计一个“旅行分享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旅行者,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在情境中,教师提前准备好与旅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场景、活动等对应的英文词汇,如“airport(机场)”“luggage(行李)”“sightseeing(观光)”等。
3.2 精准把握学情,调控情境难度
针对情境复杂度把控不当的问题,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在课程开始前,可以通过小测验、课堂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前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摸底。例如在物理课讲解“浮力”知识前,教师先了解学生对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3 强化教师参与,丰富互动形式
为改善情境教学中师生互动缺失的状况,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从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主动与学生交流。比如在语文的戏剧情境教学中,当学生分组排练戏剧时,教师不仅要在各小组间巡视,还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与学生一起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台词的情感表达等。
3.4 多元评价反馈,促进情境优化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解决情境教学问题的重要保障。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在情境教学结束后,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如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强等。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创设生动有趣、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知识板块,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同时要注意解决情境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情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关于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戴正强 .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02)
[2]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 [J]. 杨月玲 .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