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技术精度控制研究

作者

王刚雷

湖北飞升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孝感 432000

引言:

建筑工业化浪潮推动下,装配式建筑高效、环保等优点使其迅速普及,但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精度问题影响着工程质量与进度,预留预埋精度低会引发管线安装冲突、渗漏等,加大后期维护成本,多专业协同不畅、构件生产误差、复杂施工环境等状况让精度控制陷入困境,深入探究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技术精度控制,找出有效解决策略,对推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优化工程建设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精度控制难点

(一)多专业协同难度大

装配式建筑涉及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很多专业,设计和施工中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在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时,要和其他专业很多协调配合工作,同时各个专业设计人员设计理念、工作习惯、交流机制等不一样,造成信息传递慢,不准确,出现设计矛盾和冲突,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不准。例如给排水管线预留也许会和结构梁、柱位置发生矛盾或者和电气管线交叉,协调不好就会造成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位置不对。

(二)预制构件生产误差累积

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质量、设备精度、操作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在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这些误差会不断累积,在运输和安装环节也会继续扩大,导致预留预埋的实际位置发生偏离。模具变形、钢筋绑扎误差、混凝土浇筑振捣都会导致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出现偏移,从而导致预留预埋精度降低。

(三)施工环境与操作影响

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随时都在变化,天气的变化、场地的空间限制等都会影响到预留预埋的施工。当天气恶劣时,例如刮大风、下暴雨等,就会影响到预制构件吊装的精准度,预留预埋处就无法准确地放置;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态度也会影响预留预埋的施工,若施工人员对预留预埋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充分,或在施工过程中疏忽大意,未遵循施工规程执行任务,就会出现预留预埋的位置有偏差的情况。

三、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精度控制措施

(一)加强多专业协同设计与沟通效能

有效创建多专业协同设计机制是确保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精准的主要条件。项目设计开始时,组织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各个专业设计人员展开不少于三次的技术讲解和交流活动,用轮流表述各自需求,绘制不同专业交叉工作示意图形等方法,来确定各专业设计需求以及相互配合的事宜。利用 BIM技术做全专业三维协同设计时,既要创建可视化的模型,也要设置管线碰撞检测参数,将误差范围控制到 5mm 以内,靠动态模拟施工过程的方式来预估管线交错、空间冲突等问题。同时,建立一个以云平台为基础的沟通协调系统,让各个专业的设计师每天上传自己的设计进度,还有自己的问题清单,一周至少两次线上设计的协调会,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节点要有相应的解决办法,确保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设计和其他专业设计的一致性和正确性,避免出现设计矛盾导致后期反复工作。

(二)预制构件生产中的质量严控

将好预制构件生产原料质量检测这一道关口是将控精度源头的重要手段。创建起原材料供应商的动态评价体系,除了针对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埋件等材料做一般的力学属性检测之外,还要就管材本身的热胀冷缩系数以及连接部件的抗振强度等关键数据展开特别的测试,以确保各种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所规定的标准要求。在设备的管理上制定出预先性的保养计划,对于像数控切割机,振捣台等较为精准的设备,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校准工作,还要建立起设备运作参数的大数据资料库,凭借大数据来预先推测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针对操作人员,采取分层培训,新员工理论学习 30 课时,实操学习100 小时,老员工每季度开展一次技术创新案例讨论。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采取三检一验制度(自检、互检、专检 + 监理验收),模具安装环节采取激光校准仪定位,钢筋绑扎时采取二维码追溯系统,预留预埋构件安装时采取定位销定位,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后各进行三次尺寸复核,对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三)优化施工工艺与管理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应急预案,这是确保预留预埋准确度的前提。如雨季施工,除了做好常规的防雨措施外,还要在基坑边侧设置排水盲沟和集水井,采用非水硬性注浆材料处理地基,确保基础稳;高温施工天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增加缓凝剂、保水剂,采用夜间施工,减少水化热;施工人员培训方面,编写图文并茂版《预留预埋操作手册》,结合VR 模拟能进行沉浸教学,让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位置放线、管线固定、管线标高等施工技术要点。建立“质量责任追溯卡”,每个预留预埋部位贴上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信息的二维码,扫一下就可见施工记录和验收数据,智能巡检机器人对施工实施实时监测,依靠图像识别自动检测管线偏移、孔洞错位等情况,一旦有质量不合要求的就立刻触发预警系统,确保 24 小时内解决,使施工质量形成闭环。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制定详细合理的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与任务目标。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进度,若实际进度与计划有偏差,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调整措施,如增加人员、调整顺序等,确保预留预埋工作按时完成。

四、结论

本研究详细整理了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管线预留预埋精度控制方面的难题,还给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控制。经过实际操作验证,加大多专业协同设计力度,将控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关卡,改良施工工艺和管理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确保预留预埋精度。日后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前行,要持续探寻 BIM 技术同智能监测设备结合的形式,并且不断改善质量追溯体系,让装配式建筑给排水工程精度控制技术不断提高,为行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吴丹 .BIM 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实践 [C]// 冶金工业教育资源开发中心 .2024 精益数字化创新大会平行专场会议——冶金工业专场会议论文集(下册).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4:99-102.

[2] 王兴明 . 建筑给排水及室外综合管线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J]. 居业 ,2024,(08):49-51.

[3] 李杰 . 建筑给排水及室外综合管线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1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