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试验检测质量控制要点与优化策略
张奎
安徽路港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230000
一、引言
道路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通行安全、运输效率与使用寿命。试验检测作为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对原材料性能、施工过程参数、实体工程质量的科学检测,为工程设计优化、施工质量管控、竣工验收提供数据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网建设规模扩大与技术标准提升,对道路试验检测的精准性、时效性要求显著提高。但实际工程中,仍存在检测流程不规范、人员操作不专业、设备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检测数据失真,难以真实反映工程质量状况。因此,系统梳理道路试验检测质量控制要点,探索科学可行的优化策略,对推动道路工程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道路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核心要点
(一)原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道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路基、路面的强度与耐久性,需重点把控以下要点:一是明确检测范围,涵盖水泥、沥青、砂石集料、钢筋等关键材料,严格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等规范确定检测项目,如集料的级配、含泥量、压碎值,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二是控制取样代表性,采用“随机抽样 + 分层取样”结合的方式,避免在材料堆垛表面、边缘取样,确保样本能反映整体质量,例如砂石集料需在堆垛不同位置选取5—8 个取样点,混合后按规定缩分至试验用量;三是强化检测过程管控,严格遵循试验操作步骤,如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需控制搅拌速度与时间,沥青延度试验需保证水温波动不超过 ±0.5% ,避免操作误差影响检测结果。
(二)现场检测质量控制
现场检测直接反映工程施工质量,需聚焦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记录三个核心维度:在检测方法方面,需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合规方法,如路基压实度检测优先采用灌砂法(适用于砂石路基)或环刀法(适用于黏性土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或激光平整度仪,且检测前需对方法适用性进行验证;在环境条件控制方面,需避开恶劣天气开展检测,如雨天禁止进行路基压实度、路面抗滑性能检测,高温天气(超过 35°C )检测沥青路面时需调整检测时间至早晚时段,减少温度对检测数据的影响;在数据记录方面,需实时、准确记录检测数据,避免事后补记或修改,记录内容需包含检测时间、地点、环境参数、操作人员、设备编号等信息,确保数据可追溯。
(三)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
实验室是道路试验检测的核心场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控制要点包括:一是设备管理,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与维护,如电子天平需每年由法定计量机构校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仪需每月检查加载速率与数据采集精度,校准记录需归档保存;二是环境控制,实验室需满足温湿度要求,如水泥胶砂强度试验需在温度( 20±2 ) C 、相对湿度 ⩾90% 的环境中进行,沥青试验室温需控制在( 25±1 ) C ,通过恒温恒湿设备维持环境稳定;三是人员操作规范,检测人员需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操作,如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需保证试件中心与压力机压板中心对齐,加载速率控制在(0.3—0.5)MPa/s,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试件提前破坏。
三、道路试验检测质量优化策略
(一)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打破“检测—报告”的单一流程模式,建立“检测前准备—检测中控制—检测后审核”的闭环管理:检测前,制定详细检测计划,明确检测项目、方法、人员、设备,对检测方案进行技术评审;检测中,采用“双人复核”机制,即主检人员完成检测后,由复核人员对操作步骤、数据计算进行二次核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检测后,由技术负责人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重点核查数据完整性、计算准确性、结论合理性,审核通过后方可出具报告,同时建立检测档案,将检测计划、原始记录、校准证书、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工程使用寿命周期。
(二)强化检测人员专业能力培养
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需从培训、考核、激励三方面提升:一是分级培训,针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内容涵盖规范解读、设备操作、安全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针对在岗人员开展年度继续教育,聚焦新技术、新规范(如《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 更新内容)、复杂检测项目(如路基动态变形模量检测)的培训;二是技能考核,定期组织技能竞赛与盲样考核,如通过盲样检测水泥强度、沥青针入度,考核检测人员操作准确性,考核结果与岗位晋升、绩效挂钩;三是建立人员资质管理台账,记录人员培训经历、考核结果、持证情况(如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计量员证书),确保人员资质满足检测要求。
(三)推进检测设备智能化运维
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设备管理效率:一是建立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录入设备型号、校准周期、维护记录等信息,系统自动提醒设备校准、维护时间,避免漏检漏校;二是引入智能检测设备,如采用带数据自动采集功能的马歇尔稳定度仪、激光路面测厚仪,减少人工读数误差,同时实现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避免数据篡改;三是定期开展设备性能验证,对使用年限较长(超过 5 年)或高频使用的设备,增加校准频次,必要时进行性能评估,对无法满足精度要求的设备及时报废更新。
四、实践应用效果
以某省级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应用上述质量控制要点与优化策略后,检测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原材料检测合格率由优化前的 88% 提升至 98% ,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数据准确率由 85% 提升至 99% ,检测报告审核通过率由 90% 提升至 99% ;同时,检测效率提升 22% ,原本需 5 天完成的路基段检测,优化后仅需 4 天,有效缩短工程工期。此外,工程通车后 1 年的跟踪监测显示,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未出现早期破损问题,验证了质量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五、结论
道路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以规范为依据、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精准把控原材料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等核心环节。通过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强化人员能力、推进设备智能化、完善监督追溯机制,可有效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道路工程质量保驾护航。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如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检测风险点,实现质量控制由“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变,推动道路试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瑞燕 , 李建军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控制要点及改进措施 [J]. 公路交通科技 ( 应用技术版 ), 2020, 16(8): 302-304.
[2] 张勇 , 刘敏 . 道路工程现场试验检测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 2019, 36(11): 118-121.
[3] 李海平 , 王丽娟 . 公路工程原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J]. 中国建材科技 , 2021, 30(4): 156-157.
[4] 陈明 , 赵刚 . 基于闭环管理的道路试验检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J]. 市政技术 , 2022, 40(7): 203-2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