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压裂作业中安全意识培养及管理机制探析

作者

阮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压裂公司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油气田的开发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压裂技术作为提升油气产能的关键手段,在油气田增产作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压裂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涉及大量高压设备、危险化学品及高风险操作,使得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压裂作业中的安全事故频发,不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压裂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成为当前油气田开发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压裂作业中的安全风险,探讨现有安全管理机制的不足,并提出一套系统的安全意识培养方案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以期为油气田压裂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1、压裂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探讨

1.1 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在压裂作业中,精准识别常见安全风险因素是保障操作安全的关键前提。设备故障是首要风险。压裂施工依赖大量高压设备,如泵、管道和阀门等,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引发液体泄漏甚至爆炸等重大事故,因此定期维护和状态监测必不可少[1]。

人员操作失误同样不可忽视。压裂作业复杂,要求参与者具备专业技能与高度安全意识。然而,在高强度工作压力或疲劳状态下,操作不当或违规操作的风险增加,极易诱发安全事故。自然环境因素也构成潜在威胁。压裂作业多在偏远野外进行,常面临恶劣天气、地质不稳定等状况,若评估与应对不当,将直接威胁作业安全。此外,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风险突出。压裂过程中需借助化学品提升作业效果,但这些化学品多具有腐蚀性、毒性或易燃性,若存储和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泄漏、火灾等安全事件。全面识别并重视这些风险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为油气田开发筑牢安全防线。

1.2 安全事故案例讨论

在压裂作业里,安全事故频发,深入剖析案例对探寻事故根源与预防措施意义重大。曾有因设备故障引发的高压泄漏事故。在复杂地下地层作业时,地层压力超设备承载,导致泄漏,造成作业环境污染与人员伤害。这凸显设备质量与维护管理至关重要,必须进行高标准设备检测与定期维护。还有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设备爆炸案例。在高压管道连接中,未按标准程序操作,致使连接错误、压力异常升高而爆炸。这表明人员疏忽是关键因素,需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与严格操作规程的落实。另外,天然气泄漏引发火灾的案例也令人警醒。监测仪器报警后,作业人员未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致火灾蔓延,造成严重损失。这反映出应急响应能力不足与安全意识教育欠缺。这些案例暴露出压裂作业存在多重风险,以及安全管理机制在系统性和执行力上的短板。深入分析常见事故源头,制定针对性改善措施,是全面提升压裂作业安全性的关键所在。

2、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意识培养对策

2.1 安全管理机制的优化措施

安全管理机制优化对压裂作业顺利开展意义重大,当前复杂作业环境下,现有机制面临诸多挑战,需多管齐下加以完善[2]。建立严格安全责任制度是基础。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详细划分责任并落实到员工具体操作,避免责任不清导致管理失效,让安全管理无死角。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助力。引入先进监测系统与自动化设备,实时监控现场安全参数,智能识别异常并及时响应,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大幅提升安全管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定期安全审查和评估不可或缺。审核作业现场安全措施执行情况,能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整改,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动态有效。同时建立反馈机制,收集一线员工意见建议,持续优化流程,贴合现场实际。

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安全标准是关键。统一安全操作规程,降低人为失误风险,提高团队操作一致性。实施时,要确保操作手册可操作、易理解,让每位员工都能掌握并遵循规范。通过这些优化措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显著提升压裂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油气田开发筑牢安全防线。

2.2 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与执行

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与执行在压裂作业的安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应实施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培训方案 [3]。该方案应包含模拟演练和现场指导两种形式,通过还原压裂作业中的真实场景,使操作人员能够在安全环境下熟悉各类设备和应急处理步骤。这种实战模拟不仅可以锻炼操作人员的反应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现场指导则强调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依据作业实例进行实时讲解,帮助员工触类旁通,提高安全技能水平。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培训过程中,可以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学习体验,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危险场景,使参与者置身其中,自主探索和学习,从而强化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安全培训应涵盖从操作人员到管理层的各个层级,以确保每个环节的人员均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与意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显著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助于构建一个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

结束语

压裂作业作为油气田开发的关键环节,其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详细剖析压裂作业中的常见安全风险因素,结合具体安全事故案例,揭示了当前安全管理机制在系统性和执行力上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安全管理机制和提升安全意识的对策,包括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引入先进的监测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实施全面而系统的安全培训方案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显著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推动压裂作业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持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压裂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元康 . 如何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J]. 机电安全 ,2020,(09):34-36.

[2] 薛晶 . 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J]. 学园 ,2020,(10):81-82.

[3] 马绮蔚 . 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研究 [J]. 教育革新 ,2020,0(02):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