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新宇 王毅 孙博煊

1.532323199511050331 2.430821199711250011 3.12022519950416003X

一、引言

建筑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要载体,其管理好坏会直接影响安全性、使用功能和经济价值,若从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包括项目立项规划、设计论证到实施施工、竣工验收这些重要的过程)进行考量,质量管控和风险防范就成了两项核心话题:前者是确保工程能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直接关系着使用者的人身财物安全和建筑本身的坚固性,后者也是贯串始终的因素,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诱发工期延长、费用过多甚至造成伤亡事故等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向规模化、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水平提高之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变得多种多样,潜在风险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加大,像超高层建筑,地下综合管廊这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对质量管控的要求更高,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以及 BIM 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管理手段,但是也产生了新的技术操作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创建起一套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且完善相关风险管理机制,成为了当下建筑工程管理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体现在安全、经济、社会三大维度:

安全维度,工程质量关乎建筑结构稳定与否,若混凝土强度不够达标或者钢筋配比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墙体开裂、局部坍塌之类的风险,2019 年的时候,有个老社区因为前面设计的时候钢筋用得太少再加上一直被雨水泡着,所以墙体上长出了很严重的裂缝,最后变成了危楼,居民只好搬走,给周围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不小的麻烦。

经济维度,优质工程项目有着明显的长线价值特点,既能帮助运营方减少开支、增长使用寿命,还能给投资者带来持久且稳定的利益保证,低质量工程往往会有翻修风险以及追加费用来承担,优良项目在市集争夺战中会拥有更强的价值增值可能和竞争势力。

(二)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质量基础,劣质材料直接引发隐患:

钢材抗拉强度不足、水泥安定性差、砂石含泥量超标,会降低结构承载力与耐久性。某钢结构厂房用劣质钢材,屋面荷载下钢檩条变形坍塌,停工整改2 个月;某住宅用含泥量超标砂石拌制砂浆,墙体空鼓开裂,拆除重建损失超100 万元。

功能性材料问题影响使用性能,如劣质防水材料导致渗水,易燃保温材料存在火灾隐患。

2. 技术与工艺因素

技术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工艺规范的严谨性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技术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以及施工流程的稳定程度,如果技术方案设计有误,比如深基坑支护参数计算错误,高支撑体系没有结合实际荷载进行合理规划等,就会给工程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潜在的安全事故。

工艺操作是否规范,是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因素,各工艺操作偏差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质量隐患。

3. 人员因素

人员是质量控制核心,能力与意识直接影响效果。

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如项目工程师对规范理解不深、监理未旁站监督,会漏判质量问题。作业人员技能欠缺,如钢筋工锚固长度操作错误、混凝土工控制不当,易产生工艺偏差。

责任意识薄弱,“重进度轻质量”会简化流程,如混凝土未达强度提前拆模,导致构件变形。

(三)质量控制现存问题

1. 全流程管控缺失

部分企业忽视设计、采购、验收管控,仅聚焦施工阶段。

设计阶段方案不合理、图纸错误与遗漏,软土地基浅基础引发沉降,管线冲突导致返工。采购环节当中,如果供应商资质审查不严格,材料检验手续过于简单,就会使不合格的产品直接流向工地,验收阶段形式化,未依规检测,如某住宅未进行屋面闭水试验,交付后渗水维修引发投诉。

2. 管控手段传统化

多数中小型企业依赖人工检查与纸质记录相结合的方式。

人工检查主观性强、覆盖不全易漏判,如高层建筑外墙保温仅抽查部分楼层,交付后空鼓扩大导致脱落。纸质记录易丢失、由于材料验收记录容易丢失,

共享度低,所以某工程项目急需进行系统复核和优化方案,这使成本增加很多,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预警机制,一般是在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地进行处理。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分析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投资大、周期长、参与方多、环境不确定,风险失控后果严重。成本层面,有效风险管理可规避损失,如地质勘察识别地基风险,提前调整方案避免后期加固成本。进度层面,风险(供应链断裂、政策调整)是工期延误主因,预案可减少干扰。

安全层面,风险预判不足易致事故,某桥梁项目未评估汛期洪水风险,暴雨致基坑被淹,设备损坏、工期延误3 个月,损失超千万元。

(二)风险管理的核心流程

1. 风险识别

采用多元方法排查:

文献分析法:查同类项目风险报告;现场调研法:勘查地质、环境风险;专家访谈法:邀工程师研判;头脑风暴法:团队研讨提风险。某高层建筑现场调研发现深基坑可能致周边建筑沉降,纳入管控。

2. 风险评估

量化等级明确优先级:

从发生概率(高、中、低)与影响程度(严重、较大、一般、轻微),用矩阵划分优先级。某桥梁“汛期洪水淹基坑”为中概率、严重影响,属高优先级;“材料小幅涨价”为高概率、一般影响,属中优先级。

四、结论与展望

质量控制需聚焦材料、 技术要素、人力资源、环境条件相互关联,要通过全流程管控、数字化转型和人才能力建设达成动态改善,风险管理体系应形成“识别—评估—应对—监督”闭环机制,还要依照项目周期制订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规划,两者可凭借创建协同机制、改进数据共享平台和改良应急预案设计做到深度融合和高效运转。

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正在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阶段,利用 BIM 技术和数字孪生平台,可以做到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实时采集和质量问题精准定位,依靠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创建风险预警模型,从而达成“前瞻性防控”的目的,企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深智慧化战略部署,优化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创 , 向小雷 , 张先灿 , 程川峰 .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J]. 居舍 , 2025, (21): 150-153.

[2] 谭雄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J]. 城市建筑 , 2025, 22 (13):218-220.

[3] 李瑞民 .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协调与优化 [J]. 居舍 , 2025, (20): 146-149.

[4] 张仲岚. 建筑监理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督探讨[J]. 中国住宅设施,2025, (06): 61-63.

[5] 胡垂青.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J]. 中国住宅设施,2025, (06): 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