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尚百杨
甘肃省陇南礼县白关镇中心小学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强调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组织丰富多样化的课堂互动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吸收程度,还能让学生逐步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当积极结合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探究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挖掘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独特生命魅力,从而构建起美术理论知识与学生感知之间的学习桥梁。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从多角度梳理单元核心概念,挖掘美术要素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逐步形成自身的美术知识体系。
一、设计开放思考问题,培育文化理解能力
小学美术作为具有极强专业性的艺术基础学科,其中包含大量抽象的美术理论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创作风格,准确描述作品展现出的情感态度,逐步提高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小学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础阶段,其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美术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求知的学习意愿。教师需要巧妙设计开放性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挖掘作品中的美术现象,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互动探讨中形成对美术文化的深刻认知。
例如,教师围绕“色彩的冷与暖”开展教学时,应巧妙运用情境导入的方式展示学生生活中的真实图片,如冬日雪山与秋日晚霞。引导学生观看两组图片,分析两组图片之间的差异。然后引导学生尝试探讨对图片的温度感觉。教师巧妙运用开放性的情境问题,引发学生对色彩冷与暖的直观感知,引导学生借助视觉感受分析图片所传递的色彩情感。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习,运用不同的色彩去传递不同的温度感觉,带领学生区分色谱上的冷暖代表颜色,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强烈学习兴趣。
二、引入角色扮演互动,丰富审美感知体验
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强化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巧妙引入角色扮演的互动游戏,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体会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形成沉浸式的美术学习体验。教师借助 AI 等信息教学技术,将静态图片转化为动态视频,并组织学生尝试代入角色,扮演其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体会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
例如,教师围绕“最受尊敬的人”开展教学时,引导学生回顾生命中最尊敬的人,组织学生探讨所尊敬人的具体原因以及其主要的特征。然后教师设计角色扮演互动游戏,引导学生扮演自己最尊敬的人,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突出展现人物的形象、神态与动作。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分析并描绘所扮演人物的职业,讨论该职业所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尝试绘制形象生动的肖像画,着重突出最尊敬人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征。不仅锻炼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体验。
三、布置合作美术实践,锻炼艺术表现技能
教师应巧妙布置小组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形成更加强烈的情感认知,促进学生掌握熟练的美术绘画技能。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丰富的美术元素,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美术现象融入作品,并积极分享彼此的创作思路,探讨学习到的技能,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现象的个人认知,创作出富有创新思维的美术作品。不仅有效拓宽学生的想象力,还为学生打造独特的创作空间。
例如,教师围绕“我是汽车设计师”开展教学时,应带领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认识汽车的结构特征与外形特点。然后教师可以巧妙设计小组合作的趣味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如泡沫、塑料瓶与彩笔等,尝试制作出形态各异、功能独特的汽车模型。学生在小组合作设计过程中,积极尝试融入环境保护理念,突出汽车独特的外形与功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多学科知识应用于汽车设计。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应打破传统应试教育制约,积极探索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应用路径。教师积极设计多样化的课堂互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交流美术学习体验,分享自己美术创意表达想法,锻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艺术表达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美术绘画潜能,还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创造思维和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挖掘学生的美术创意潜能。
参考文献:
[1] 黄 桂 丽 . 小 学 美 术 互 动 教 学 模 式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J]. 新 课 程 研究 ,2024(32):70-72.
[2] 甘方诚 . 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J]. 新智慧 ,202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