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学业评价分析

作者

焦其彬

安徽蚌埠技师学院(蚌埠科技工程学校) 安徽蚌埠 233000

一、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核心目标,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其实训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然而,传统的中职电子实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教学指导方面,由于实训课堂中学生数量较多,一位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及时、全面且精准的指导。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迅速获得教师一对一的帮助,导致问题可能被搁置,影响学习进度与效果。在操作规范上,不同学生对于技能操作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缺乏统一且直观的参照标准,使得操作规范难以统一,这对于学生未来进入企业,适应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极为不利。同时,传统实训教学在过程记录与评价环节存在明显不足,学生实训过程难以有效留痕,教师只能依据最终结果进行评价,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评价缺乏时效性与全面性,难以精准发现学生的问题与优势,不利于后续教学的针对性改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如何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业评价中,成为提升中职电子实训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学业评价对策

(一)构建电子实训智慧云平台

为打破传统实训教学的困境,我校搭建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实训智慧云平台”。该平台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硬件系统配备了电脑,学生可通过电脑访问学校多年来自主开发的上百个电子实训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实训场地安装监控摄像头,用于全程捕获学生的操作过程,为后续的评价与分析留存数据。同时,将实训仪器设备巧妙嵌入桌面,有效节省台面空间,优化实训环境布局。

软件系统具备强大的功能。拥有实训资源搜索帮助功能,学生在实训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所需资源,实现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极大提升学习效率。支持实时视频传输,教师可实时查看学生操作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具备实时评价反馈功能,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能即时得到评价,明确自身优点与不足。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教学评价与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二)确定多元评价类型

1 过程性评价

充分利用智慧云平台的实时监控与数据记录功能,对学生实训操作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评价。从学生登录平台开始,其每一步操作、操作时间、操作频率等数据均被记录。例如,在电子焊接实训项目中,系统记录学生拿取焊接工具的时间、焊接的时长、焊点的数量与质量等信息。教师依据这些实时数据,对学生的操作规范性、熟练度等方面进行即时评价,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流程。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平台实时查看自己的操作数据与教师评价,随时调整学习状态。

2 项目性评价

将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内容分解为多个项目,每个项目设定明确的任务目标与评价标准。以制作一个简易收音机为例,学生需要完成从电路设计、元件选型、焊接组装到调试等一系列任务。在项目完成后,从项目完成度、作品功能实现情况、电路布局合理性、焊接工艺质量以及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能促进其自我反思,发现自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长与不足;互评则让学生从不同视角了解他人的优点与问题,拓宽思路,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3 能力性评价

除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借助智慧云平台的六维评价指标体系,即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语言表达、情感价值、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六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实训过程中,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专业问题的阐述(语言表达),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与坚持(情感价值),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分工与协作情况(团队协作),以及是否能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或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创新能力)等,综合考量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三)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

1 智能化评分系统

在技能考核环节,运用智能化评分系统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自动评分。该系统依据预先设定的操作标准与评分细则,对监控摄像头捕获的学生操作视频进行分析。例如,在电子元件安装操作考核中,系统可自动识别元件安装的位置是否准确、安装顺序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等,并根据这些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减少人为评分的主观性与误差,提高评价的公正性与准确性。

2 在线问卷与测评工具

利用平台的在线问卷功能,在实训项目开始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摸底测评;在项目结束后,收集学生对实训内容、教学方法、自身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在线测评工具还可用于定期的理论知识考核,系统自动生成试卷、阅卷并给出成绩分析,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提供参考。

(四)评价实施流程

1 实训前准备

教师在智慧云平台上发布实训任务工单,将实训项目详细分解为多个步骤,明确每一步的操作要求与目标,为学生的实训操作提供清晰指南。学生登录平台,查看实训任务工单,了解实训内容与要求,并可通过平台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操作视频、原理讲解文档等,进行预习与知识储备。同时,教师利用在线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测评,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为后续教学与评价提供参考。

2 实训过程中评价

学生按照工单要求进行实训操作,监控摄像头实时采集学生操作画面,智能化评分系统同步对学生操作进行评分。教师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学生操作情况,对学生的操作规范、进度等进行指导与评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随时在平台上发起求助,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通过实时通讯功能给予帮助。同时,学生之间也可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对彼此的操作进行交流与互评。

3 实训结束后总结评价

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提交实训作品与项目报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结合智能化评分系统的评分结果、学生自评与互评情况、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数据以及项目作品质量等,运用六维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评价结果通过平台反馈给学生,学生查看评价报告,了解自己在本次实训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总结教学经验,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提供依据。

三、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学业评价成效及反思

(一)评价成效

1 提升教学精准度

通过智慧云平台与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能够全面、精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水平。根据学生能力画像与评价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与辅导,实现因材施教。在后续实训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精准度大幅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改善。

2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技能水平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与即时反馈机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通过参与项目性评价中的自评与互评,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得到锻炼。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电子技能相关的科创项目、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充分证明了学生技能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3 推动教学科研发展

该评价方法的实践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与实践经验。教师基于平台收集的大量教学数据,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学校在推动区域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了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与其他学校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改革,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与教学科研水平。

(二)评价反思

评价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全面、客观、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职业能力养成。融合多种评价类型,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指导;项目性评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能力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与可视化,提高评价效率与质量。

作者简介:焦其彬( 1968.10- ),男,汉族,安徽繁昌人,本科,高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机电工程、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