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徐成诚 吴艳秋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重庆万州 404100
1 思维导图及立体几何教学现状
近年来思维导图运用于立体几何教学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众多的教学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对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提升解题能力有着显著的优势。以概念理解为例,思维导图能够将立体几何基本概念,定理与公式间的联系以图形化结构清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题目的相关信息,深入分析他们的解题方法,并据此制定出高效的解题策略 [1]。但是,思维导图虽然已经初步应用于立体几何的教学当中,但是在实践中仍然有一定的缺陷。比如一些教师对于思维导图认识与运用并不透彻,使得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还面临着适应性的挑战,有待进一步引导与支持。
2 思维导图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策略
2.1 教师思维导图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为了促进教师认识与运用思维导图,需要制定系统化培训方案。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思维导图基本原理,绘制技巧以及其在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比如通过案例分析来演示怎样运用思维导图对立体几何的概念,定理,公式进行梳理,怎样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线上课程提供理论知识与基础操作的讲解,而线下工作坊以实际操作与案例研讨为重点,使老师们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
在实施路径上,可以分步骤开展培训。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培训,主要是帮助教师初步掌握思维导图绘制的方法及工具的运用;第2 阶段是进阶培训部分,结合立体几何内容讨论了思维导图运用于不同教学环节的策略;第三个阶段是实践和反馈阶段,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通过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进行经验交流,问题反馈,不断优化运用方式。同时建立评估机制,通过教学成果展示和学生反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以保证教师在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整合思维导图。
共享成功案例,是促进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思维导图成功运用于立体几何教学的实例,并组织老师观摩讨论。比如分享某位老师是怎样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同学们认识立体几何空间关系或指导同学们借助思维导图独立建构解题策略等 [2]。这些实例既显示出思维导图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优越性,也反映出教师教学实践的创新思维与手段。
2.2 学生思维导图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思维导图用法,需要设计出符合同学们认知特点与学习习惯的应用指导。指南从基础操作开始,对思维导图绘制步骤,符号使用和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详细说明。比如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怎样以中心主题为起点逐渐扩展分支节点并以关键词、图形等形式来表达有关内容。
同时结合立体几何所学知识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应用建议。比如在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怎样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公式的推导过程、怎样对不同几何体中的公式加以比较、概括。此外,这份指南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巧,激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持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尝试根据个人的理解和需求来设计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以实现思维导图的深入应用。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指导与支持。首先,搭建作品展示平台,经常展示同学们画好的思维导图,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呈现优秀的作品,使同学们对思维导图运用于立体几何的学习效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给其他同学提供一个学习与参考的案例。其次是健全反馈机制,发现和纠正学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课堂巡视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状况,并对学生绘制时逻辑不清、信息遗漏的现象及时提出引导与建议 [3]。另外,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把他们分为几组,每 4-6 人为一组。小组合作时,教师可安排立体几何有关的作业,比如画出某种几何体性质的思维导图,解析某一复杂几何题的解题思路。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共同达成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梳理知识。如学习空间几何体三视图,老师可先让小组成员从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三个视角分别画出思维导图,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把 3 张思维导图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视图知识体系。
2.3 思维导图与立体几何教学融合策略
应用思维导图设计立体几何教学流程,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首先,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关联。比如在立体几何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解释上,借助思维导图把线和线平行,线和面平行以及面和面平行的概念和判定定理进行阐述、对性质定理做了系统的整理,让同学们在学习时对知识脉络有一个清楚的掌握。
其次,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环节设计,让教学过程更直观易懂。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借助思维导图来呈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知识结构框架等,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新授课的讲解部分,配合思维导图循序渐进地将知识点铺展开来,带领学生思考与探讨;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有助于学生解题策略的养成;在课堂总结部分,运用思维导图对本节重点内容进行复习,以加强学生记忆。
从解题策略上看,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题目信息的梳理和解题思路的解析。比如在解复杂几何题的时候,同学们就能借助思维导图清楚地展示题中条件,问题及解题步骤。通过对思维导图层次结构的研究,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问题解决过程的逻辑关系并抓住关键步骤,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准确性与效率。共享这些应用实例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思维导图的实际运用效果,并对教师的教学有具体借鉴。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思维导图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针对性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教学工具,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几何直观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仍需不断探索与完善,特别是在如何更好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思维导图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拓展,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精准评估其教学效果,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相儒 . 数学模型思想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4,31:42-45.
[2] 徐章韬 , 刘郑 , 刘观海 , 等 . 基于立体几何智能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开发 [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7:49-53.
[3] 陈雪梅 , 李士锜 , 程海奎 . 用向量法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教学效果研究 [J]. 数学教育学报 ,2008,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