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监理的难点及质量把控技术研究
赵仁武
身份证号码:460007199612174978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持续增多,工程质量管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程监理作为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在多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相关研究表明,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与监理工作存在一定关联,这对工程的后续使用及耐久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全面梳理土木工程监理工作中的难点,系统研究质量管控技术优化路径,对推动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土木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难点
1.1 组织协调难度大
土木工程建设涵盖多元参与主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材料供应商等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因所处立场与专业视角不同,在利益考量与工作方向上存在客观差异,这使得监理工作在组织协调层面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工程变更管理实践中,建设单位基于功能优化需求提出设计调整方案,而施工单位从成本控制与工期安排角度出发,对变更内容往往存在不同见解。在此情形下,监理单位既要充分尊重各方合理诉求,又需严格遵循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协调工作不仅环节繁杂,而且需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此外,土建施工与机电安装等不同专业施工队伍在交叉作业阶段,由于施工工艺与流程的特殊性,容易出现的情况。这些都需要监理单位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妥善处理,任何细微疏漏都可能对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与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1.2 技术监管复杂性高
土木工程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其专业技术涵盖多个方向,这无疑对监理人员的知识体系构建与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地基基础施工为例,监理工作需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估,同时还需关注桩基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在钢结构焊接施工过程中,焊接工艺参数的合理设置与焊缝质量检测等环节也需要重点把控。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自密实混凝土等新型技术和材料的广泛应用,监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以更好地应对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此外,诸如地下防水、钢筋绑扎等隐蔽工程,由于其施工成果后续难以直观检查,给质量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控以降低潜在风险。
2 土木工程质量把控技术与管理措施
2.1 施工前期质量把控
2.1.1 严格审查施工图纸与方案
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单位宜组织专业团队对施工图纸开展全面细致的核查工作。着重关注图纸中可能存在的设计偏差、逻辑矛盾及细节疏漏,例如建筑与结构图纸间的尺寸差异、设备管线与结构构件潜在的空间冲突等问题。同时,需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严谨审核,重点考量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质量保障措施的完备性以及安全施工方案的合规性,确保其既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又契合工程实际需求。在过往某大型桥梁工程实践中,监理团队通过对施工方案的审慎分析,识别出深基坑支护方案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调整,有效规避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1.2 加强原材料与构配件质量控制
原材料及构配件的品质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因此监理单位需对材料进场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建议要求施工单位完整提供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对于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等关键材料,可通过平行检验的方式,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二次检测。曾在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监理单位在对进场防水材料进行复检时,发现其拉伸强度未达标准要求,随即与相关方协商,妥善处理了该批次材料,从而保障了工程质量不受不合格材料影响。此外,对构配件生产厂家开展实地考察,也是确保构配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举措。
2.2 施工过程中质量把控
2.2.1 优化旁站监理与巡查工作
旁站监理作为把控关键部位及工序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建议监理人员在混凝土浇筑、桩基作业、钢结构焊接等核心施工环节,尽可能保持全程监督。
在旁站过程中,若发现施工环节存在操作不规范或质量隐患,可及时与施工方沟通,探讨改进措施。同时,日常巡查工作也需进一步加强,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关注施工单位对图纸与规范的执行情况,评估施工质量达标程度。以某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为例,监理人员通过巡查发现部分路段填土含水量异常,经与施工方协商后,采取晾晒处理方案,有效降低了路基沉降风险。此外,合理运用混凝土强度回弹仪、钢筋扫描仪等现代检测设备,有助于更科学地评估工程实体质量。
2.2.2 规范工序与隐蔽工程验收流程
监理单位可进一步完善工序验收制度,明确上道工序验收合格是开展下道工序的前提条件。在工序验收阶段,监理人员可依据质量验收标准,对工序施工质量进行细致检查与客观评定,重点关注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施工规范的契合度,以及是否存在质量缺陷。针对隐蔽工程,建议在隐蔽前组织专项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核查,验收通过后方可继续施工。例如在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监理单位对电缆支架安装隐蔽工程验收时,发现部分支架间距与设计存在偏差,经协商后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保障了隐蔽工程施工质量。
2.3 施工后期质量把控
2.3.1 优化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估流程
在工程施工任务完成后,建议监理单位积极协调建设、施工、设计等相关单位,有序推进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依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标准,对工程实体质量与工程资料开展系统性检查与评估。验收期间,若发现质量相关问题,可与施工单位充分沟通,引导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待整改完毕且验收合格后,再推进后续流程。同时,监理单位可结合工程施工全程的质量管控情况,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考量与评估,并编制质量评估报告,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3.2 完善工程质量保修阶段的管理工作
工程质量保修阶段对于保障工程长期使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监理单位可着重督促施工单位切实履行质量保修义务。在保修期内,监理单位可定期开展工程质量回访工作,细致排查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隐患。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维修事宜,并对维修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与指导,以保障维修工作达到预期质量标准。例如在某住宅小区工程保修期间,监理单位收到业主反馈部分卫生间存在渗漏情况后,迅速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维修工作,最终渗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有效维护了业主的正常使用权益。
结束语
土木工程监理工作作为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状况。实践表明,通过优有效措施,有助于改善监理工作效能,提升工程质量管控水平。在土木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持续深化实践经验总结,积极探索监理工作方法与质量管控技术的创新优化路径,将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夯实工程建设质量根基。
参考文献:
[1] 孔荣森 . 土木工程施工监理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J]. 房地产世界 ,2023(16):103-105.
[2] 闫思璐 . 全过程视角下土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与优化 [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33(04):94-98.
[3] 尹乃祥 . 土木工程监理的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 [J]. 房地产世界 ,2020(2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