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精细化模式的应用
黄峰华
湖北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建筑企业若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以此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增强自身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1 精细化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
1.1 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模式犹如精准的导航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管理效率与准确性。传统管理模式下,信息传递往往存在滞后、模糊等问题,导致决策缓慢,各环节衔接不畅。而精细化模式通过对工程流程的细分与标准化,将复杂的建筑工程拆解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子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例如,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运用精细化模式可以精确到每个施工工序的时间节点,借助项目管理软件实时监控进度,一旦发现偏差,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所在并采取纠正措施。这种精准化的管理方式大大减少了因信息不畅、流程混乱导致的时间浪费,有效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同时,精细化模式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例如,在材料采购环节,利用精细化模式可以精确计算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规格,避免因估算误差导致的材料浪费或短缺,提高了采购工作的准确性,进而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2 降低风险和成本
精细化模式在降低建筑工程风险和成本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价格波动、施工技术难题、自然灾害等,这些因素都可能给工程带来风险和额外成本。精细化模式通过对工程全过程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能够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例如,在项目前期,通过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的详细勘察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避免因风险事件导致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在成本控制方面,精细化模式从工程预算编制、成本核算到成本分析和考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对各项成本要素的精细化管控,严格控制成本支出,杜绝浪费现象。例如,在人工成本管理上,合理安排劳动力,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避免人员闲置和窝工现象;在材料成本管理上,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并加强材料的使用管理,减少损耗。此外,精细化模式还可以通过对成本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精细化模式的应用
2.1 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实时共享系统
通过引入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工程管理软件及协同办公平台,构建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各参与方应在平台内设定清晰的信息输入输出规则,如进度报告、图纸修改、施工变更指令等,确保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可追溯性。例如,通过 BIM 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设计单位可实时更新设计变更信息,施工单位能快速掌握最新施工要求,而监理方也能同步获取项目动态数据,从而避免信息滞后导致的施工偏差。
2.2 项目精细化管理过程控制
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采纳现代化管理理论,以确保实现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运用 PDCA 工具能够显著提升管理水平,尤其在确保工程质量方面展现出极为突出的成效。(1) 计划阶段。计划是指确立明确的目标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以此为投资和开发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2) 执行阶段。在项目实施的关键时期,各部门间需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深化对项目细节的理解,确保精细化管理不仅停留于表面,而是依托产出率和价值理论,切实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3) 检查阶段。检查作为 PDCA 循环管理的核心环节,主要负责对照计划和标准,对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通过检查环节,全面揭露工程各环节的潜在问题,并及时上报给项目管理人员,由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4) 效果评估阶段。经过深入的过程分析后,需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各项关键要素进行综合评估,涵盖发展规划、投资目标、发展战略等。基于这些评估结果,构建成本数据库、标准体系等,并在企业内部广泛推广,以巩固并扩大PDCA 循环管理的成果。
2.3 精细化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模式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建设的物资供应。
首先,在物资采购环节,精细化管理要求对物资需求进行精准预测。通过分析历史工程数据、结合当前工程进度和施工计划,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准确计算各类物资的需求量。同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等进行全面评估,选择优质的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物资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此外,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和付款条件,降低采购成本。
其次,在物资仓储管理方面,精细化模式强调合理规划仓储空间,优化物资存放布局。根据物资的种类、规格、使用频率等因素,对仓库进行分区管理,设置明确的标识,便于物资的存取和盘点。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物资的信息化管理,实时掌握物资的库存数量、出入库情况等信息,避免物资积压和短缺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物资的保管和维护工作,采取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确保物资的质量不受损坏。
最后,在物资使用环节,精细化管理要求严格执行物资领用制度,建立物资使用台账,对物资的领用、消耗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对物资使用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物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例如,对材料的切割、使用进行标准化操作,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对周转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物资节约奖励活动,鼓励施工人员节约物资,降低工程成本。
2.4 加强跨部门与外部单位的协作信息沟通
针对不同部门间的协作瓶颈,项目管理者可定期召开信息联络会,采用“问题导向型”会议形式,将主要讨论点集中于信息传递中的关键环节;同时,通过建立专门的外部沟通团队,负责与供应商、分包商及其他外部单位的联系,确保合同条款履约信息、供应链动态等能够实时传递。对于外部沟通,项目管理者可采用合同约定的信息节点机制,例如规定供应商每周提交材料运输计划,施工方每月更新工程进度报告,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外延拓展。
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凭借其对细节的精确把控和全过程的高效监控,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确保精细化管理的顺利落地实施,是未来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关键课题。未来,建筑行业需加强技术与管理理念的融合,统筹规划,逐步推进,进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推动行业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师 永 林 . 精 细 化 管 理 在 建 筑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J]. 建 材 发 展 导向 ,2024,22(23):105-107.
[2] 王 建 军 . 精 细 化 管 理 模 式 在 建 筑 工 程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J]. 居业 ,2024,(11):193-195.
[3] 陈司达 . 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J]. 居舍 ,2024,(33):142-145.
[4] 骆龙海 .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策略分析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4,(10):148-150.
[5] 冯伟伦 .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24,(2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