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小世界 品德大课堂
陈华英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354200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幼儿成长的需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并获得知识和经验,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因此,游戏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潜藏着许多有关儿童德育的教育锲机。我园在校园“善美”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有效融合路径的实践研究中,园本课程“小天鹅社区游戏”的实践探索中发现并追踪儿童游戏中的品德教育,建构讲善言、行善行、存善心的善美儿童。
一、游戏环境的“美”,促幼儿“美”学品德的养成。
小天鹅社区游戏是大班幼儿高水平的联合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游戏场地的布置、材料的投放等就需要一个整齐、清晰、美化的环境给予支持,帮助幼儿学习布局的同时,能有序地整理归类,促进幼儿审美及整理习惯的养成。
(一)简约温馨的布局促“美”学品德的养成。
“善美”儿童的“美”体现在才德和品质的好,在教学楼大厅的中央场地如何进行场地的分割及独立游戏区的布置,为区域游戏服务。首先体现在整体游戏区场地分割的板块高度及颜色的整体搭配,整体色彩以原木或是哑光为主色调背景,为各游戏区后期出现的亮丽色彩做好搭配。风格可统一,呈现简欧风格或是现代简约风格,还可以是以主题风格等引导幼儿们根据本班级游戏的内容进行摆放,如花店的布局,幼儿可进行前期的布局规划,设计花店门面、花店内部的布置,高矮如何错落摆放,使用什么材料等。全体幼儿投票筛选,通过生活中的实地参观、网络图片视频的对比查阅、以及现场材料的组合等布置适合游戏需求的游戏环境。幼儿通过对花店花的种类、花的材料如纸质花、干花、绸带花、塑料花、毛根花,花的容器形状、包装材料等的摆放位置的选择。可以是平面的、立体的、悬挂等全方位的组合,给幼儿以美的选择、美的空间、美的色彩、美的布局,提升幼儿“美”的品质。
(二)清晰简明的标识促“美”的整理习惯养成。
幼儿的游戏随着游戏的推近不断地增加游戏材料,且每次游戏中幼儿所参与的游戏内容也会因个人的兴趣而变化,因此游戏区都会提供较多的游戏材料,这些材料多且复杂,每次收拾整理时都需要幼儿有着统一的认识,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收拾整理,让游戏环境更加整洁。有的是幼儿自主设计材料标识,如花店花束的价格标识,建本体验区不同流程的材料摆放。有的是大型柜子的摆放与整理,根据区域图片的引导,游戏结束后将不同高低的柜子放入不同的场地,且进行叠放或隐藏摆放。有的是收纳材料的暗示如柱形的收纳摆放一些长的材料、盘子摆放平面的材料、篮子可做同类小型物体的收纳、大的网格筐摆放毛绒玩具,这样便于观察且整理更快。还有的在每个区可设置区域分布图,都能帮助幼儿的不熟悉本区域材料时,在游戏结束后通过观察图示将材料归放整齐。通过以上多层次、多方位的环境暗示,及清晰简明的标识促进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
二、游戏行为的“善”,促幼儿“善”美品德的提升。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在体验游戏角色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与人交住的感受,从而也展现出幼儿良好品德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讲善言、行善行、存善心,成就善美儿童。
(一)在社区游戏中讲善言,现语言之“魅”。
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良好品德,在社区游戏中幼儿学会文明礼仪,“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个是基本的文明用语。但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也时常会丢失美好的语言,孩子们相互监督,对讲文明的同伴给予社区成员卡的点赞及工作人员的文明奖励,孩子们对自己所获得的点赞数获得参与游戏的通行卡。同时,在游戏区孩子们将讲善言还落实到绘画图示上:有小声说话、请讲普通话、请面对面交流、面带微笑等这些环境暗示,做到过眼这处,善在心中。游戏活动的讲评也时刻围绕孩子们讲文明语言:“今天你是如何与同伴交流的?你对谁讲文明用语了?你听到别人对你有礼貌时,你的心情如何?”在游戏中时时处处提升幼儿在游戏中善美的语言行为。
(二)在社区游戏中行善行,现行为之“力”。
《指南》中指出“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通过游戏中的角色分工,承担不同的游戏任务来体验游戏中的善行,如:在花店中工作人员在配戴围裙时,有的同伴不会打蝴蝶结,而能力强的同伴则主动配合帮助解决。而在包装花束时,通过同伴间一对一的相互指导、学习将每一束花上的蝴蝶结都包装得十分具有艺术美。“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这一行为更是幼儿“善”行的表现。如游戏“车行驾校”,什么样的考试线路最合适?孩子们各有自己的想法,各有各自的理由,但并不是一言堂的方式,而是通过幼儿自主设计、绘图考试的线路、现场障碍设置、及尝试验证等方法,全体幼儿通过讲解、投票等方式来解决,选取最合适的方法。还有的则通过最快的解决方法锤子、剪刀、布的方法来一次性解决,减少了因同伴间的冲突而发生的不文明的行为的发生。
(三)在社区游戏中存善心,现心灵之“魂”。
在社区游戏中,他们用心游戏,《指南》中指出“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如在花店角色游戏中无人光临时,他们会选择自己的方法,带上宣传画册、漂亮的花束,面带微笑地与来住的同伴介绍自己花店的花朵及今日的卖点吸引顾客,还会免费赠送等方式增加客流量。不仅如此,还会对游戏中的志愿意者送上关爱,以此来肯定他们的付出。“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日常我们总会发现自己东西丢失时都十分地着急,而在社区游戏中,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孩子们会自主自愿参与服务人员,他们佩戴着志愿者绶带,为需要帮助的社区成员们服务,有的来这里借一支笔一张纸、有的将捡来的东西放在这里等待别人来认领、还有的则是将日常无人认领的汗巾、水壶、衣服等送到班级一一询问是否是您的。而有的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工作人员整理大型的桌椅、板块时,总会有其他班级的同伴发现后一起来协助整理,点点滴滴尽在不言中,真正体现了一句名言“曾人玫瑰,手留余香。”
三、游戏评价,促幼儿“善美”品德的巩固与提升。
幼儿善美品德融于游戏活动的各个环节,每一次的参与都是幼儿品德的展现,在游戏过程中,他们能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对自身的行为表现、与人态度、情绪情感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要依据评价指标,从多方面立体地提升幼儿与己善、与人善、与物善、与事善、与时善的“五善”行为及环境美、人仁美、活动美的“三美”社区游戏课程。在此评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小天鹅社区游戏“五善”评价指标:

基于游戏动态开展,探索过程性游戏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目的和方法,路径和实施,以游戏评价为主,提升小天鹅社区游戏水平,通过“善美”课程评价,检验环境美、活动美、人仁美。践行“以爱为魂,育善美儿童”育人理念,让二实幼成为幼儿、教师、家长快乐成长的幸福学园。
参考文献:
[1]《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研究课题: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课题“校园善美’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有效融合路径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XQ22——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