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创造灿烂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韦梦园 王芯怡
河南工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3
一、民族交流与融合: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各民族之间通过不断的交流、互动和融合,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文化整体。这种文化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华文化
中国人民以中华文化为骄傲,因为它包含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统和深厚的智慧。从古代的诗词文学到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使得中国人民能够和平地共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共同参与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共有文化,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基础。
(二)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与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关系
多元文化为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共同体意识有助于维护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一个具有共同体意识的社会中,人们会自觉地维护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与共同体意识建构相互促进。在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各民族、各文化传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有助于形成一种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为国家或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二、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可以帮助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悠久灿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华夏子孙的思想源泉,也是中国人对世界的独特贡献。通过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可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创造灿烂文化是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关键,需要充分发挥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文化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共同创造更加灿烂的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指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意识包含了各民族对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命运、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的共识。
四、深化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强化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 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中华认同是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中华认同包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同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可以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
(二)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意义
在共同创造灿烂文化过程中,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其次,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最后,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五、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求
文化创新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文化产业还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价值,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经济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随着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文化创新使中华文化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保持活力和竞争力。这种适应能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创新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这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在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文化创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荣,加强了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
结语:在新时代背景下,共同创造灿烂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共同创造灿烂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新的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文化不仅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途径与策略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推动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
[ 参考文献]
[1] 王希恩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建构[J]. 民族研究,2022(01):1-14+5.
[2] 马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内涵[J]. 西北民族研究,2021(04):13-20.
[3] 刘波,张丽娟 .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0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