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校园排球发展的优化研究
刘璐
成都体育学院 641418
“双减”政策出台前,学校的教育主要还是以知识教学为主,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排球项目的发展也存在着器材、师资力量以及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对于校园排球的发展是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
随着“双减”的出台,国家对于中小学的体育课程重视程度的增加,学校逐渐减少额外的课外辅导,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课程的建设。但是仍然存在着占课、偷补、延时课等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继续深化政策。
排球项目所承载的女排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之中,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体育教育内容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为了进一步的推动排球项目在校园中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器材的满足以及师资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时间进行教学,减少课外的偷补、延时课等现象;构建校园良好体育风气,充分发挥校园隐性因素,构建学生完善人格。
关键词:排球 双减政策 校园发展 优化策略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国家为了进一步的减轻中小学学生的学业负担,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出台,明确了学校要从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状向校外减负的趋势发展,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效率。同时,要继续加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构建良好的受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校园体育的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之一,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成学校体育传统风气,是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三大球”的发展与青少年后备队伍力量的积累受到越来越多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排球项目,相较于另外两个项目其所获得的成绩优异许多。但伴随着老队员和教练员的退役,中国排球的发展似乎陷入了困境。这不仅仅与排球项目的青训体系存在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排球项目在校园当中普及程度不如其他运动项目有关。所以伴随“双减”政策的出台,学生课外负担减弱,学生拥有更多可自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排球项目在校园当中的发展与普及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挑战。
1.2 理论意义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有益智、启德、促美的作用。大力发展体育项目,对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后备运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积极的作用。排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存在技术形成周期长,难度较大等弊端,这也是排球项目难以在校园当中进行进一步普及的主要难点之一。以校园做为排球运动发展的切入点,探寻校园排球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堵点与难点,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研究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文献法,指通过查阅、收集和整理有关的文字资料、电影、图片等,从而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2.1.2 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就是指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与总结。 并通过电脑软件,如 Excel、word 等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1.3 访谈法
通过与学校领导,学校任课教师以及器材管理室人员的沟通,了解校园排球运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并对其发展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进行相关信息的 分析与总结。
2.1.4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书面的形式提出经过周密设计的固定问题,询问调查对象或让其填完问卷回收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研究信息和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3. 分析与讨论
3.1 我国校园排球发展现状
2021 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有关体教融合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文件,在文件当中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文件中还多次提到了“三大球”一词,进一步说明了国家对于“三大球”的重视程度极高。但是在深化政策进入校园的过程中,学校对政策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这也造成了校园排球的发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具体问题如下:(1)校园场地设施的不足;(2)学生参与积极度不高,学生对于排球项目存在陌生,惧怕等心理现象;(3)校内排球制度的缺失;(4)传播力度不足,排球氛围淡薄,校园正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5)师资力量不足,专项教师的比例较少,学生难以得到专业的指导。
3.2 校园排球发展的问题分析
(1)体育项目的发展离不开场地,有的运动项目的发展是依赖于场地,有的运动项目甚至脱离了场地就无法进行,例如排球运动。学校场地设施的不足的问题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① 学校地理位置的选择,大多数学校位于社区或者城市的中心地段,学校难以获得较大的地块进行体育场地的建设。②同时还可能因为,学校在前期的设计规划中,缺少对于场地的规划,造成后期学校场地的缺失。
(2)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参与主要是源于兴趣,造成排球项目在学生当中的参与度较低的困境,可能是以下原因: ① 排球的技术难度较高,排球项目的技术相对复杂且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获取一定的成效。对于初学者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② 排球项目的趣味性被忽视,排球项目作为团队项目,在学习初期基本上以个人练习为主,很难组织比赛,所以学生对于排球项目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3)造成制度缺失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① 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于运动项目的重视程度可能低于学术或者热门的体育项目,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善排球制度的建设。 ② 资源有限,制度的建设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学校可能由于资金紧张难以顾及制度的完善与建立。
(4)排球传播力度不够存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 ① 大众传媒如网络、电视、报纸对于排球运动项目的曝光度相对校低,大众缺乏了解排球的渠道。 ② 排球自身运动的特点的限制,比赛节奏相对而言复杂,对于规则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5)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以下原因: ① 排球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有限。 ② 学校对于排球师资力量的引进不够重视。 ③ 排球师资训练体系的不完善。
3.3 校园排球发展建议
(1)加强学校场地规划设计
学校要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对于学校要开展的体育课程进行充分的评估,能够结合学校的实际空间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的去满足学校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方式,建设场地或场馆。
(2)提高学生参与积极度
学校可通过采用优化课程设计、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学手段,降低学生的学习挫败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游戏教学、引导式学习等。
(3)建立完善的排球管理制度
学校明确建立排球制度的目标,确保制度的建立是服务于排球更好的在校园当中进行发展与优化。通过调研了解校园排球发展的需求,最后总结内容,建立制度,并执行制度。
(4)加强排球运动的宣传与推广
体育课程中安排排球课程,建立校排球队伍或者社团;开展排球运动的培训;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等等手段,提高排球运动在校园当中的推广度。
(5)加强专项教师师资力量积累
学校通过更改政策、提高待遇等方法,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任职,从而提高学校的专项师资力量。同时,加强教师的培养制度,完善教师的培训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黄国祥 , 黄梦夏 . 中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以梧州市中学为例 [J]. 新体育 ,2023,(14):110-112.
[2] 邢四方 . 体教融合背景下四川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2022.DOI:10.26987/d.cnki.gcdtc.2022.000313.
[3] 杨秋怡 . 苏南地区小学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D]. 扬州大学 ,2018.
[4] 罗杨 . 海南省“中学排球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D]. 海南师范大学 ,2018.
[5] 户永伟 . 南京市主城区初级中学排球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D].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6] 姜晓静 .“排球进校园”视域下河南省高校气排球开展现状研究 [D]. ,2016.
[7] 刘小龙 .“振兴三大球”背景下四川省排球传统校和排球布点校的现状研究 [D]. ,2016.
[8] 卢雪萍 .“振兴三大球”背景下四川省高校排球发展现状分析 [D].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