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年轻班主任核心素养提升实践研究

作者

王兰芳 张文萍

山东省潍坊新华中学 261061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其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一所市中心的重点学校,在快速发展中年轻班主任占百分之五十三。基于我校班主任队伍结构分析(首任班主任17 人、第二年担任班主任23 人,第三年担任班主任4 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年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年轻班主任们虽然充满热情和活力,但也面临着诸多亟待破解的挑战。

1.班级管理低效:依赖“命令式”管理(如简单奖惩),忽视学生自主性;班级规则僵化,无法应对个性化需求(如特殊学生行为问题),缺乏科学化管理手段。

2.家校沟通不畅:家长过度干预教学(如质疑教师权威)或完全放任,家校沟通停留于“告状式”反馈,缺乏信任基础,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策略,如沟通方式单一、内容不深入等。

3.学生心理问题被动应对:对学生心理危机(如抑郁、自伤)仅事后干预,缺乏日常心理需求识别能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升年轻班主任的核心素养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聚焦年轻班主任专业成长,探索年轻班主任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策略,助力其快速蜕变,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内外联动,学研

(一)请进来

学校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需求识别、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操练习,提升班主任的日常心理需求、识别能力,为班主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提升年轻班主任对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

(二)走出去

组织年轻班主任外出学习和观摩。通过参观优秀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聆听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分享、参与主题班会的现场观摩等活动,实地感受先进管理理念,拓宽视野,汲取宝贵经验。学习归来后,年轻班主任们结合所学,积极改进班级管理方法,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聚焦实战,强化培训

(一)家校沟通专题培训

针对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学校开展“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班主任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与家长沟通时应掌握的心理学效应、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技巧等方面,通过案例式的分享和解读进行多维度地梳理和指引。培训过程中,与会班主任老师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班级育人故事和管理经验。通过交流碰撞,提升年轻班主任家校沟通和育人技巧。

(二)期末家长会课程培训

为帮助年轻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学校分别在每学年的6 月、12 月份组织开展“如何上好期末家长会课程”为主题的班主任论坛暨专题培训。在前期精心打磨试讲后,由年轻班主任分享先进教育理念和实用沟通技巧,助力同行增强家校协作能力,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建立了期末家长会课程考核机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流程、优化内容,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增强家校合作效果,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三、以赛促练,实战提升

举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每月围绕一个赛项展开竞赛。如10 月“育人故事”征文赛,要求班主任们从日常点滴中挖掘感人瞬间,以生动文字展现教育智慧与情怀;11 月“主题班会”设计赛,聚焦班主任的策划与组织能力,设计出富有创意且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成长;12 月“带班方略”设计赛,则聚焦班级管理的全面规划,涵盖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干部培养等多方面,要求班主任提出科学、可行的管理策略。比赛中,评委们从不同维度进行严格评分并排名积分。通过竞赛,年轻班主任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砺,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升专业素养。

四、观摩点评,优化管理(一)主题班会观摩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育人的主阵地。为了提升年轻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组织与实施方面的能力,学校定期组织年轻班主任观摩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由学校市级优秀班主任提供展示。观摩结束后,年轻班主任们围绕班会的设计思路、活动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通过观摩点评,年轻班主任们对主题班会的组织和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组织文化、卫生、文明礼仪观摩点评

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班级文化、卫生、文明礼仪观摩点评活动。每个班级每次观摩限时 5 分钟,年轻班主任需细致观察并记录各班级的优缺点。观摩后,她们依次分享,肯定亮点,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议。最后,学生德育主任总结活动,明确后续工作要求与整改方向。

五、激励表彰,激发动力(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学校构建了涵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包括日常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等方面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则通过学期末的综合考核进行评定。这种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班主任的工作表现,为激励表彰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档案

为每位年轻班主任建立专业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其成长轨迹。档案内容包括参加培训的记录、各级各类获奖情况、班级管理治班方略、育人故事、学生评价反馈等。通过专业成长档案,年轻班主任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三)构建激励机制

学校构建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的班主任给予表彰与奖励。授予“校级班主任之星”荣誉称号,并根据获奖等级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班主任等,以体现差异与层次。同时,通过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其事迹,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荣誉感。

年轻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内外联动、聚焦实战、以赛促练、观摩点评和激励表彰等策略的实施,学校年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学生心理应对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培训和发展策略,助力年轻班主任成长为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明.班主任核心素养研究[J].教育探索,2022(4):34-38.

[2]张华.年轻班主任成长路径探索[J].班主任,2023(2):45-49.

3]刘晓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J].心理与健康,2023(3):56-6

[4]王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对年轻班主任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