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作者

禹娟

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 641499

一、引言

本文聚焦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先阐述其理论基础及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再详细分析具体应用策略,包括阅读材料选择、阅读中写作技巧渗透及读后写作活动设计。最后通过教学实验与数据分析,证实以读促写在提升学生英语写作兴趣、能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的显著效果,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以读促写的理论基础及重要性

2.1 理论基础

输入输出理论: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指出,大量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阅读作为重要输入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丰富语言素材与文化背景知识。斯万的输出假说强调,语言输出可促使学习者加工整理语言知识,提升运用的准确性与流利性。以读促写融合输入与输出,借阅读输入奠定写作基础,凭写作输出巩固运用所学。

迁移理论: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的影响。阅读中,学生可习得词汇、语法、句式、篇章结构等知识,并在写作中迁移运用。正迁移助力写作能力提升,负迁移则需教师引导规避。

2.2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丰富写作素材:阅读让学生接触不同主题、体裁的文章,积累大量词汇、短语和句子,为写作储备充足素材。

学习写作技巧:通过阅读优秀范文,学生能学到开头结尾、段落组织、修辞手法等技巧,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阅读有助于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语言敏感度与理解能力。同时,阅读各类文章能拓宽思维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让写作内容更丰富深刻。

三、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3.1 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择是以读促写的基础,需结合学生年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内容要丰富多样,涵盖故事、说明文、议论文、书信等不同主题和体裁。难度需适中,既具挑战性,又让学生能理解接受。比如,可选用经典英语童话、简易英语名著、英语报刊文章等。

3.2 在阅读过程中渗透写作技巧

词汇教学:阅读时,引导学生积累生词短语,学习用法搭配。通过词汇游戏、造句练习等巩固所学,为写作筑牢基础。

语法教学:结合阅读材料中的句子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掌握。避免单纯讲解规则,而是通过分析例句体会语法功能作用。

句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中的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等不同句式,模仿进行写作练习。鼓励运用多样句式表达思想,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篇章结构教学: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不同体裁特点和写作方法。如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议论文含论点、论据和结论等部分。让学生学会依写作目的和体裁要求,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3.3 设计多样化的读后写作活动

仿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聚焦阅读材料的“双层次模仿”:表层模仿文章的框架结构,如记叙文的“时间轴叙事法”或说明文的“总分总结构”;深层模仿语言风格,像童话的活泼口吻或议论文的严谨表达。例如学习《TheLittle Prince》的片段后,让学生仿照“星球探访 + 哲理对话”的模式,写一篇“探访神秘岛屿”的小故事,学生在复刻“遇到奇特居民→引发心灵对话”的情节中,自然掌握场景转换与心理描写的技巧。这种带着“脚手架”的写作,能让学生在安全的模仿中建立写作自信。

改写活动充满创意转化的乐趣。将第三人称叙述的寓言改为第一人称日记,学生需钻进角色内心,用“狐狸视角”重述《The Fox and the Grapes》时,会不自觉地加入“仰望葡萄时的馋涎”“假装不屑时的失落”等细节;把说明文《How to Plant a Tree》改写成诗歌,学生要在押韵与节奏中提炼核心步骤,这种“体裁转换”迫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本质。改写过程就像给故事“换件衣裳”,在布料裁剪的思考中加深对原文肌理的认知。

续写是想象力的狂欢。读罢《Alice in Wonderland》中“兔子洞坠落”的结尾,让学生续写“落地瞬间的奇遇”:有人让爱丽丝遇见会说话的蒲公英,在绒毛飞舞中得知森林秘密;有人设计她摔进镜子世界,与镜中自己展开关于“真实与虚幻”的辩论。教师适时追问“这个情节是否符合爱丽丝的好奇性格”,引导学生在想象中锚定人物逻辑,让创造力在合理框架内尽情驰骋。

读后感写作绝非简单的“感受 + 引用”。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三维分析法”:先摘录文中打动自己的句子,如《The Giving Tree》中“树把最后一根树枝送给男孩”的描写;再联系生活经历,对比“母亲总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的瞬间;最后提炼哲思,探讨“付出与索取的平衡”。这种带着“证据链”的思考,让读后感既有真情实感,又有理性深度,学生在笔尖与文本的碰撞中,悄然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验证

4.1 教学实验设计

为验证以读促写的效果,选取两个平行班级为实验对象,一个为实验班,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法;另一个为对照班,用传统写作教学法。实验时长一学期,前后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测试,收集写作样本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态度。

4.2 实验结果分析

写作成绩对比:实验前两班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后实验班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可见以读促写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写作兴趣和态度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班学生对英语写作兴趣大增,觉得写作不再枯燥,而是能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对照班学生兴趣无明显变化。

写作样本分析: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作文在词汇运用、句式多样性、篇章结构等方面优于对照班。他们能运用更多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文章结构更清晰合理。

结语

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效果显著,能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让其习得写作技巧,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提升写作兴趣与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大单元观念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微写作的开展路径 [J]. 单倩倩 . 安徽教育科研 ,2024(32)

[2]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策略 [J]. 高严 . 中学生英语 ,2024(42)

[3] 基于“以读促写”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J]. 杨云霞 . 中学课程辅导 ,2024(32)

[4] 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 [J]. 李银妮 . 校园英语 ,20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