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思路及对策研究

作者

马民杰 路建龙

甘肃农业大学 730070

一、引言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党建引领团建工作机制是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党团组织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之一,肩负着重要使命。通过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引导青年学生思想价值的正确塑造、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导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深化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不仅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助力青年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担任民族复兴伟大重任时的重要路径。

二、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概念界定

(一)党建带团建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经常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团干部,支持共青团按照群团工作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建带团建是指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纪律等方面对团组织的引导与带动,促进团组织在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使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发挥培育新时代合格新人的作用,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三、高校党建带团建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强调党的先进性与领导地位,指出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恩格斯在 1893 年《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中强调:“希望你们能成功地使大学生们意识到,在他们的行列中应该产生出这样一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战斗的使命,并且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指出了思想达到成熟的青年学生在社会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党建带团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青年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过党组织对团组织的领导与带动,确保共青团组织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使青年群体始终紧密围绕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工作机制方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领导体制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党组织与团组织之间工作信息不流畅、工作对接不畅、互通协调困难等情况。此外,部分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如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导致党建带团建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与监督,从而使工作推进的动力与约束力不足。

五、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工作机制体制不完善

一方面,部分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领导体制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从而导致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指挥与协调得不到统一,难以将各部门的合力发挥出来。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党建带团建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如管理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不健全就会导致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难以顺利高效完成。

六、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创新模式与途径探索

(一)创新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领导体制。明确党组织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与职责,成立专门的党建带团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团组织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

第二,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制定党建带团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党组织与团组织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内容、标准与方法,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党组织与团组织给予表彰奖励。此外,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沟通协调制度,定期召开党团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党组织与团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工作对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创新活动形式

第一,创新主题活动。结合新时代热点与当代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创新性与吸引力的主题活动。例如,开展“探访红色革命基地”“红色文化创意大赛”“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创新大赛”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第二,发挥线上活动与线下实践的融合。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活动,如线上主题团课、网络知识竞赛、“云”志愿服务等,以线上活动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扩大活动覆盖面与影响力。同时,将线上活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如可通过线上积极宣传,再通过线下开展相关具体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从而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七、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策略与实践

(一)加强思想引领

强化理论武装,党组织要加强对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指导,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通过理论学习、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契机,开展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五四”青年节开展“传承五四精神,担当时代使命”主题活动,“七一”建党节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等,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

八、结论

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整体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高校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及原因,探索创新模式与途径,实施有效的策略与实践,可以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应持续加强思想引领,优化队伍建设,强化组织协同,整合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与工作机制,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凝聚青年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第二卷 [M]. 北京 : 外文出版社 ,202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四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5.

[3] 邓小平 . 邓小平文集 : 下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14.

[4] 江泽民 . 接见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时的谈话 [N]. 人民日报 ,1996-03-28.

[5] 胡锦涛 . 胡锦涛文选 : 第三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16.

[6] 习近平 . 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 : 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 [N].人民日报 ,2015-07-08(001).

[7] 郗培宇. 高校“大思政”背景下党建带团建机制建设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22.

[8] 何敏 , 庞军 . 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2022,(23),77-79.

[9] 李静 , 胡术恒 . 论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新路径 [J]. 党建研究 ,2022(4):85-88.

[10] 陈伟林 . 新时期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效路径研究[J].2021(10):164-165.

[11] 邱翠 . 以共青团改革为契机优化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探析 [J]. 山西青年 ,2020(11):150-151.

[12] 李源辉 , 罗雪琴 . 高校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 研究与思考 [J]. 国际公关 ,2021(8):100-102.

第一作者姓名:马民杰1995-5 女 汉 甘肃省兰州市 法学硕士研究生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姓名:路建龙 1978-7 男 汉 甘肃泾川 农学硕士

职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