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域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施
李豪
云阳县沙市镇沙市小学 重庆 404509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教育应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适合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及品质,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挑起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处理问题能力等核心素养的重担 [1]。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大多存在教学目标不确切、教学过程跟评价脱节等情况,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探寻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意义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表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反馈三者彼此匹配、相互扶助,教学目标充当着课堂的核心,教学过程围绕目标逐步开展,评价反馈以目标为依据开展,为教学调整给出依据。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意义
提升教学效果:以一致性原则为基础,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评价反馈精准又快速,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促进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聚焦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动学生积极投身学习,造就他们自主学习与解决状况的能力。
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凭借评价反馈迅速更改教学方法,形成动态革新机制,增强教学的质量。
二、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搭建高效课堂的基石,需同时顾及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情形,教师要依照课程标准里的学段目标及学业质量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依从“最近发展区”理论,保证目标既具挑战性又有可行性。
教学目标可从三个维度细化:知识技能维度把基础概念与核心技能作为关注点;过程方法维度聚焦思维培育和方法领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重视学习态度及价值的塑造,分数教学目标可设置为弄懂分数意义、掌握运算办法,提高数学思维水平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优化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师要营造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好似在分数加减法教学之际,采用模拟超市购物的情景方式,让学生领悟知识应用的价值,激起学习积极性[2]。
2. 问题驱动
教师得去设计有层次的问题链,激起认知碰撞,以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做例子,采用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找到通分方法,养成数学思维习惯。
3. 合作探究
借助小组合作模式,厘清成员之间分工,若如在几何图形学习中开展拼搭活动,促成知识形成,养成团队协作及批判性思维习惯。
4. 多样化教学方法
按照教学实际需求灵活整合讲授、讨论、实践等法子,仿若于数学概念教学过程里,先讲授搭建架构,继而借讨论深化认识,最后借助实践巩固应用,实现优势互补作用 [3]。
(三)实施多元化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日常学习方面表现,就如课堂参与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形,及时发觉问题并作出反馈。
阶段性评价:按周期开展测试或项目作业,检验学生对阶段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
表现性评价:查看学生在数学活动里的表现,诸如小组探讨、问题处理展示,测评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
多元化评价主体:综合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同伴的互评,全面展现学生学习情形,学生实施自评培养反思能力,同伴互相评价增进合作交流。
(四)利用评价反馈改进教学
数据分析跟反思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以量化手段对学生成绩、错误率等数据加以分析,找准教学薄弱部位,同时结合像课堂参与度这样的非量化指标,彻底掌握学生学习情形,就像发现学生某知识点的错误比率高时,即刻反思教学方法与习题量安排,为教学调整给出依据。
采用个性化教学调整落实“因材施教”,依照评价结果,针对基础薄弱生实施一对一辅导夯实基础,为学优生安排拓展任务以挖掘潜能,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需把学生能力、风格以及教学目标融合起来,符合多样化学习需求。
整体教学优化聚焦质量增进,按照整体评价给出的反馈,按照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进度:若内容掌握得不理想,就放慢节奏、加强操练,对掌握情况佳的部分加快进度、展开拓展延伸,同时实施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媒体资源、开展项目化学习,保障教学始终围绕目标高效开展工作。
三、结论
在核心素养的视域情境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关键,通过厘定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过程、实施多元性评价以及利用评价反馈完善教学,能切实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教育工作者要持续摸索且实践,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
参考文献:
[1] 柳秋亮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读写算 , 2025, (20): 88-90.
[2] 康贵景 .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 [J].学苑教育 , 2025, (21): 10-12.
[3] 玉洁. 小学低年级数学说理课堂构建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5,(21):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