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运动损伤的体育医疗诊断与处理流程
吴雷 王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青少年业余体校 157000;哈尔滨医科大学 24 助产一班 163711
引言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其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运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不足,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损伤。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阻碍其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及时、准确地对青少年运动损伤进行体育医疗诊断,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1 青少年常见运动损伤体育医疗诊断的重要性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积极参与运动本是增强体质、塑造品格的良方,但运动损伤却成了潜在威胁。此时,体育医疗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精准的体育医疗诊断能明确损伤本质。青少年运动损伤类型多样,从擦伤、扭伤到骨折、脱臼等,不同损伤处理方式差异巨大。只有通过专业诊断,才能确定是肌肉拉伤、韧带撕裂还是骨骼受损,避免误诊误治导致损伤加重。
2 青少年常见运动损伤的体育医疗诊断的特点
2.1 结合青少年身体发育特征诊断
青少年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肉、关节等组织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在体育医疗诊断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例如,青少年的骨骼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韧性好但坚固性差,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容易发生弯曲变形而非完全断裂,像常见的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多是由于青少年骨骼生长迅速,肌肉韧带发育相对滞后,在长时间运动中,骨骼反复受到牵拉刺激而引发炎症。
2.2 注重运动项目与损伤关联诊断
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动作特点和技术要求,这会导致青少年运动损伤的类型和部位存在差异。在体育医疗诊断过程中,详细了解青少年参与的运动项目至关重要。比如,篮球运动中,青少年频繁地进行跳跃、急停、转身等动作,容易引发踝关节扭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以及手指关节挫伤等;而长跑运动则可能使青少年出现胫骨应力性骨折、足底筋膜炎等问题,这是由于长时间重复的跑步动作对下肢骨骼和软组织造成持续压力所致。
2.3 关注心理因素对诊断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面对运动损伤时,心理状态会对诊断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部分青少年可能因为害怕疼痛、担心影响运动能力或受到家长、老师的责备,而在描述症状时有所隐瞒或夸大。例如,有的青少年在受伤后可能为了继续参加比赛,故意淡化疼痛程度,导致医生无法准确判断损伤的严重性。另一方面,运动损伤带来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会加重身体的症状感受,使青少年主观上觉得疼痛更加剧烈。
3 青少年常见运动损伤的体育医疗诊断处理策略
3.1 精准评估与分级诊断策略
在面对青少年常见运动损伤时,精准评估与分级诊断是关键的第一步。由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项目下损伤的表现和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医生需详细询问受伤经过,包括运动类型、动作、受伤瞬间情况等,同时结合全面的体格检查,如观察受伤部位外观、触摸检查有无肿胀压痛、测试关节活动度等。在此基础上,借助 X 光、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明确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之后,依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例如将踝关节扭伤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2 多学科协作诊断处理策略
青少年运动损伤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单一学科的诊断处理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采用多学科协作策略十分必要。体育医学专家可提供运动损伤机制和预防方面的专业知识;骨科医生擅长处理骨骼、关节相关的损伤;康复治疗师能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心理医生则可关注青少年因运动损伤产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3.3 早期康复介入诊断处理策略
早期康复介入对于青少年运动损伤的恢复至关重要。在损伤急性期过后,应尽快启动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师会在评估损伤情况后,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方案。初期可能以减轻疼痛、控制肿胀、维持关节活动度为主,采用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电刺激等,配合简单的关节被动运动。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主动运动和肌肉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以增强受伤部位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3.4 长期跟踪与动态调整策略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其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因此,对运动损伤的诊断处理不能仅局限于当下,还需要进行长期跟踪与动态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复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了解损伤的恢复情况。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例如,对于患有胫骨应力性骨折的青少年,在治疗初期可能需要限制运动量,随着骨折愈合,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训练量。
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常见运动损伤的体育医疗诊断与处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准确的诊断是合理处理的前提,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损伤的部位、类型和程度。在处理过程中,急性期的及时处理和慢性期的科学康复治疗同样重要。同时,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体育工作者、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青少年常见运动损伤的体育医疗诊断与处理流程,为青少年的健康运动提供有力保障,促进他们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研究 [J]. 李芙蓉 ; 吴新炎 ; 陈月亮.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5)
[2] 青少年运动损伤与体质内因相关性分析 [J]. 朱金宁 ; 李红娟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