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与效果分析
王艺诺
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130000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枯燥,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因此,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与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里,情境创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从激发兴趣层面看,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生动有趣的情境能迅速抓住他们的眼球,如在教学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时,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将山川的壮美、溪流的灵动直观呈现,瞬间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索欲,让他们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在理解文本方面,一些课文内容抽象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情境创设能把抽象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像讲解古诗时,展示诗中描绘场景的图片,学生就能更好体会诗句意境,理解诗人情感。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优势
2.1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注意力易分散的阶段,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对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而情境创设能够巧妙地打破这种沉闷氛围,为学生营造出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比如在教学描写动物故事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物动画视频来创设情境。视频中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精彩刺激的情节瞬间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2 深化文本理解,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内容较为抽象、深奥,对于生活阅历有限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情境创设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以古诗教学为例,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学生很难仅凭文字想象出诗中的画面。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动画,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展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绘的宏大场景。
2.3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学科,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搭建起与文本情感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一些感人至深的课文时,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地震故事、播放地震现场的视频等方式,创设出紧张、悲痛又充满温情的情境。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3.1 借助多媒体资源,构建直观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资源是构建直观情境的得力助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文字描述难以让他们迅速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画面。
而多媒体能够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像、视频、音频等。例如在教学《观潮》时,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仅靠文字描述,学生很难真切感受。教师可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那汹涌澎湃的潮水奔腾而来,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大潮的形态、气势。同时,配上激昂的背景音乐,营造出紧张、震撼的氛围。
3.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设体验情境
角色扮演是一种极具趣味性和实效性的情境创设策略。它让学生走进文本,化身其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将相和》为例,这篇课文包含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人物形象鲜明,对话生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秦王等角色。在表演前,学生需要深入研读课文,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揣摩角色的语言和动作。
3.3 联系生活实际,营造生活情境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阅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营造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亲切感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以及在这些节日中的习俗和活动,如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3.4 巧妙设置问题悬念,激发探究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巧妙设置问题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文本内容,从而创设出积极的探究情境。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提出问题:“为什么诸葛亮能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他究竟用了什么妙计?”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悬念,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故事导入、多媒体辅助、角色扮演、生活联系、问题引导等多种情境创设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然而,情境创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策略,合理运用情境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J]. 王朝阳. 读写算,2024(34)
[2] 创设情境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J]. 张娟 . 陕西教育 ( 综合版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