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周宁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工务段 河北保定
一、引言
新时代,我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高铁里程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如智能高铁技术不断突破。但在这繁荣背后,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高技能人才作为推动铁路技术创新、保障运营安全的关键力量,其匮乏严重制约铁路行业向更高质量、更智能化方向迈进,亟待深入研究解决。
二、新时代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剖析
2.1 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特征转变
随着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铁路领域广泛应用,如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化运维设备的投入使用,铁路行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特征发生深刻转变。当下不仅要求人才具备扎实传统铁路技能,如线路维修、机车驾驶等,更需掌握先进信息技术,能对智能设备进行操作、维护与管理,成为跨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智能高铁运维人才需融合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知识,才能胜任复杂工作任务。
2.2 现有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与结构问题
目前,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难以匹配行业快速发展需求。以某大型铁路局集团为例,近五年业务量增长 30% ,但高技能人才数量仅增长 10% ,缺口明显。在结构上,存在年龄断层,资深高技能人才临近退休,年轻高技能人才补充不足;专业分布不均,新兴技术领域如铁路数字化运营、智能装备研发方面人才稀缺,传统工种人才相对过剩,导致人才结构失衡,无法有效支撑行业全面发展。
2.3 高技能人才短缺对铁路行业发展的制约
高技能人才短缺严重制约铁路行业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因缺乏专业人才,部分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受阻,如铁路新型节能技术推广缓慢。在运营安全层面,高技能人才不足使设备维护精细化程度降低,故障排查与修复不及时,增加安全隐患。在国际竞争领域,人才短板限制我国铁路企业在海外项目拓展,难以与国际先进铁路企业在高端人才密集的项目上竞争,阻碍铁路行业国际化进程。
三、新时代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原因分析
3.1 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院校教育方面,课程设置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理论教学占比过高,实践教学设备陈旧、场地有限,导致学生实操能力不足。企业培训中,部分铁路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未能根据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及时更新,难以满足员工技能提升需求,影响高技能人才成长速度与质量。
3.2 铁路行业工作特点导致吸引力下降
铁路工作性质特殊,工作环境艰苦,如偏远地区铁路线路维护人员长期面临恶劣自然条件。工作强度大,列车司机、乘务员等需长时间连续工作,且工作时间不规律,影响员工正常生活。同时,铁路行业薪资待遇在与新兴行业对比中缺乏竞争力,职业发展路径不够多元化,对高素质人才吸引力降低,使得行业人才储备不足,高技能人才补充困难。
3.3 社会观念与外部竞争对铁路人才获取的影响
受传统社会观念影响,大众对铁路行业高技能岗位认知存在偏差,认为铁路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不高,导致报考铁路相关专业与投身铁路行业的优秀人才减少。此外,随着科技、金融等行业快速发展,这些行业凭借良好工作环境、高薪待遇及广阔发展空间,吸引大量人才,加剧人才市场竞争,铁路行业在人才获取方面面临更大压力,进一步加剧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四、新时代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解决方案
4.1 构建现代化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铁路院校的教育改革需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系统性重塑。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建立动态调研机制,定期与铁路企业、行业协会开展需求研讨,依据智能铁路、绿色铁路等新兴发展方向,及时增设轨道交通大数据分析、智能运维技术等前沿课程,淘汰陈旧内容,确保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同频。实践教学环节,除增加实践比重外,还应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搭建虚拟实训场景,让学生模拟处理高铁信号故障、列车自动驾驶异常等复杂工况。同时,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要实现深度融合,企业可将真实项目前置到院校教学中,如让学生参与铁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搭建,在项目实操中掌握传感器安装、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技能。铁路企业内部培训则需建立“技能档案 - 需求分析 - 精准培训 - 效果评估”的闭环体系,针对动车组机械师、接触网工等不同岗位,设计差异化培训方案。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围绕磁悬浮列车技术、铁路物联网应用等课题开展研究,使员工在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实现技能快速升级,真正构建起院校教育夯实基础、企业培训提升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代化培养体系。
4.2 提升铁路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
改善铁路员工工作环境是提升行业吸引力的基础。对于偏远地区铁路站点和线路维护岗位,应配备集成化的智能生活舱,具备恒温恒湿、空气净化、远程医疗问诊等功能,同时建设数字化娱乐室、网络学习空间,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在工作排班制度优化上,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综合考虑列车运行图、员工技能水平、家庭住址等因素,制定弹性化排班方案,减少员工跨区域通勤时间与连续高强度工作频次。薪酬福利体系改革要突出高技能人才价值,除设立专项奖励外,还可推行技能股权、项目分红等激励模式,使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4.3 加强铁路行业人才宣传与外部合作
铁路部门的人才宣传工作要创新传播策略。在新媒体平台方面,打造“铁路工匠”系列短视频 IP,通过镜头展现动车组检修师在毫米级精度检修、高铁线路精调师实现微米级误差控制等工作场景,突出铁路高技能人才的专业魅力与职业价值。开展“铁路开放日”“校园职业体验周”等活动,邀请学生、社会公众走进铁路调度指挥中心、智能维修车间,直观感受铁路现代化、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在外部合作上,与科技企业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一方面选派铁路员工到互联网公司学习大数据分析、软件开发技术,另一方面引进科技企业的算法工程师、数据架构师参与铁路智能系统开发。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产融结合人才培养项目,培养既懂铁路运营又熟悉投融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五、结论
新时代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关乎铁路事业兴衰。通过对需求特征转变、人才队伍现状及短缺制约的分析,明确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行业吸引力下降、社会观念与外部竞争影响等成因。提出构建现代化培养体系、提升行业吸引力、加强人才宣传与外部合作等针对性解决方案,多方协同发力,逐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为铁路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助力我国铁路事业在新时代创造更多辉煌。
参考文献:
[1] 胡晓满 , 高宸陆 . 新时代背景下铁路文化精神的传承价值及路径探析[J]. 天南 ,2025,(02):30-32.
[2] 周泽岩 . 基于铁路行业的新时代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研究 [C]//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 .2020 年第四届国际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卷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评测中心;,2020:111-113.
[3] 张超群 . 新时代铁路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J]. 活力 ,2022,(1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