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到内分层结构设计在救灾板房中的应用研究
龙夷杰 陈瑾 李雪莲 陈干 黄焱 孙佳鑫
西昌学院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
1. 引言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救灾板房作为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但传统的救灾板房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保温隔热性能差、防火性能不足、运输安装不便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救灾板房的功能发挥和受灾群众的居住体验,因此,对研究开发一种板房结构具有现实意义,这种结构性能更好,更适应救灾需要。本文研究的外到内分层结构设计,正是基于深入分析传统救灾板房问题而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2. 外到内分层结构设计的应用方式
外到内分层结构设计的救灾板房是指通过不同功能层次的材料组合与结构设计,使材料性能发挥至最佳状态的救灾板房。从外到内分层结构设计的救灾板房包括:外层防护层、蜂窝芯层、中间功能层、内层装饰层和粘接与密封层。
外层防护层用高强度铝装饰面板,耐候性好,能够抵抗酸雨、紫外线等恶劣环境的侵蚀,同时具备抗冲击、抗风压等特点,能够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保持板房的稳定,防火等级为A 级,能够保障受灾群众的安全。
蜂窝芯层是结构的关键部分,由3003 系铝箔制成的正六边形蜂窝结构组成。这种仿制自然界高比强度、同等刚性下重量仅为铝板 1/5 的工字梁结构,使板房整体重量大大降低,运输安装起来也更加方便。同时,封闭的蜂窝孔能有效阻隔空气流动,降低热传导,使板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中间功能层是由 PCM 复合板和气凝胶毡组成的结构热管理核心,通过相变潜热调节昼夜温差,增强了热稳定性,使板房内部温度变化更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气凝胶毡则以其超低导热系数阻断热桥效应,进一步增强板房的隔热性能,这种“蜂窝芯 +PCM+ 气凝胶”的三重热管理结构,为受灾群众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内层采用轻质防火背板,表面涂阻燃涂层,达到 B1 级防火标准,同时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改善室内声环境,为受灾群众创造一个安静、安全的休息空间。
粘接和密封层能够保证整个结构的牢固性和密封性,使用环氧改性高温固化胶粘接,缝合处用硅酮结构胶进行密封,从而做到防水防渗,延长板房的使用寿命。
3. 成功之处
由外到内分层结构设计的救灾板房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功,首先,其轻质高强度的特性,使得其整体性密度
,使板房重量大大降低,便于运输,安装迅速,对于赈灾现场的快速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蜂窝芯层的高比强度,使板房的抗弯刚度提高了 3 - 5 倍,可承受 9 级地震烈度,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可靠的抗震保护。同时 湿热处理前后的蜂窝芯材外观、元素含量基本无变化,通过对铝蜂窝夹层试样的双压剪强度评价发现,湿热处理前后双压剪强度基本一致,可见湿热处理对蜂窝芯材的性能影响较小。
其次,结构设计在热管理性能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气凝胶与 PCM 的组合使墙体U 值 ⩽0.3W/(m≈K) , 远优于传统彩钢夹芯板(
/ (m≈k ) ) 。相变材料可以延缓4 - 6 小时的室内温度波动,有效解决了传统板房内昼夜温差大,冬冷夏热的问题,使受灾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此外,预制插接式连接部件设计,实现了单板 ⩽5 分钟的快速施工,使现场施工时间大大缩短,支持现场裁剪工作量减少,同时可实现定制尺寸( 最大板尺寸 3m×10m ) , 施工效率提高。
最后,这种结构设计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好,铝板和胶粘剂的耐腐蚀性使其与绿色救灾理念相一致,并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适用于沿海和湿度大的灾区,可恢复 75% 以上的环境。
4. 解决的问题
外到内分层结构设计的救灾板房成功解决了传统救灾板房存在的诸多问题。传统板房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导致室内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给受灾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而该结构设计通过高效的热管理,显著改善了室内热环境,使受灾群众能够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度过难关。
传统板房的防火性能不足,存在安全隐患。该结构设计通过采用高强度铝装饰面板和轻质防火背板,使板房的防火等级达到 A 级和 B1 级,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传统板房运输安装不便,影响救灾效率,结构设计通过轻量化、模块化设计,实现运输安装快捷,救灾反应速度大大提高。
传统板房在沿海、高湿地区易腐蚀,使用寿命短,废弃后对环境造成负担,通过采用耐腐蚀材料,提高可回收利用率,在延长板房使用寿命的同时,结构设计符合绿色救灾的理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5. 结论
外到内分层结构设计的救灾板房,具有轻量化、高强度、热管理性能优越、快速施工、环境适应性好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救灾板房的问题,为救灾板房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前景广阔。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结构设计有望在救灾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受灾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临时庇护场所。
参考文献:
[1] 李 召 富 , 马 龙 , 王 万 静 , 等 . 一 种 铝 蜂 窝 夹 层 结 构 仿 真 方法 研 究 [J].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2018,39(07):186-187.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7.089.
[2] 郑国栋 , 郭子民 , 李桂洋 , 等 . 湿热环境对铝蜂窝夹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J]. 宇航材料工艺 ,2024,54(06):136-142.
[3] 梁恒亮, 邱海鹏, 陈静, 等. 铝蜂窝夹层板正交结构件的制造方法[J].航空制造技术 ,2009,(S1):30-32.
[4] 赵金森 . 铝蜂窝夹层板的力学性能等效模型研究 [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基金项目:四川省 2025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灵动筑安》(S202510268032)
一作:龙夷杰,男,汉族,籍贯四川古蔺 生于:2005-4-18
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作:陈瑾,女,汉族,籍贯四川乐至 生于:2004-10-13本
科在读三作:李雪莲,女,籍贯四川成都 生于:2005-06-03本科在
读四作:陈干,男,籍贯四川江油,生于:2004-11-23,本科在读五作:黄焱,男,籍贯四川德阳,本科在读六作:孙佳鑫,女,籍贯吉林公主岭,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