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解放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性能改进技术研究 

作者

李洪宇 代强

32186 部队 天津市武清区 301700

引言: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柴油发动机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冷起动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使用效率与可靠性。低温环境下,柴油发动机易出现起动困难、起动时间长、磨损加剧等问题,不仅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也增加了维护成本。深入研究解放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性能改进技术,探寻有效提升其低温起动能力的方法,对拓展柴油发动机应用范围、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冷起动问题剖析

在低温环境下,柴油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显著下降,主要受燃油特性、润滑系统及蓄电池性能的影响。

(一)燃油雾化与燃烧特性劣化。燃油的物理特性受温度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黏度随温度降低而急剧上升,流动性大幅下降。这一变化导致燃油在喷射过程中雾化性能恶化,难以形成均匀细小的液滴,而是倾向于形成较大粒径的油滴。由于油滴尺寸增大,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降低,使得进入燃烧室的混合气空燃比偏离理论当量比,进而影响燃烧稳定性与起动性能。

(二)润滑系统阻力增加。随着温度降低,机油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导致其黏度显著升高,流动性下降,原本顺滑的机油变得如同浓稠的胶质。发动机冷起动时,高黏度机油在摩擦副表面形成过厚油膜,使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大幅增加。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曲轴的旋转等关键动作都因机油的阻碍而变得艰难。此外,起动机需提供更高扭矩以克服增大的机械阻力,这不仅增加蓄电池负荷,还可能影响起动机的耐久性。

(三)蓄电池放电能力下降。蓄电池的放电性能与温度呈强相关性。低温条件下,电解液电导率降低,电化学反应速率减缓,导致蓄电池的放电能力大幅下降。冷起动时,起动机所需电流大幅增加,而蓄电池内阻上升导致端电压骤降,使得起动机输出功率不足,难以驱动发动机达到最低起动转速。

(四)机械配合间隙变化。低温会导致发动机缸体、活塞等关键部件发生冷缩,配合间隙减小,增大了润滑油流动阻力,使油膜厚度降低,引发边界润滑甚至局部干摩擦现象,使得低温条件下的发动机冷起动性能和机械效率显著降低。

二、技术改进措施

为攻克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技术难题,研究团队在进气预热领域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创新。团队研制的新型高效进气预热装置,采用了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先进复合材料,该材料具备快速吸热和高效传热特性,导热系数较传统材料提升显著。对加热丝布局进行了精心优化,通过反复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确定了最佳的加热丝排列方式,确保进气能够均匀受热。当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起动时,该预热装置能够快速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进气温度从环境温度提升至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经预热的空气进入燃烧室后,显著改善了燃油的雾化特性,使燃油能够迅速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高质量的可燃混合气。该技术不仅提高了燃油的燃烧效率,还为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的可靠起动提供了保障,犹如为寒冷环境中的发动机装上了智能温控系统,使冷起动过程更加高效可靠。

在燃油喷射系统的改进上,研究团队将目光聚焦于喷油器的结构优化。通过对喷油器内部流道的重新设计,采用更先进的加工工艺,使喷油器的燃油喷射更加精准可控。对喷油压力和喷油时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整。在低温环境下,适当提高喷油压力,能够使燃油以更高的速度喷射而出,从而更好地实现雾化。而精确控制喷油时刻,则确保燃油在最佳时机进入气缸,与空气充分混合。这种改进就如同给燃油喷射系统安装了一个精准的时钟,让燃油在最恰当的时间、以最适宜的状态参与燃烧。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改进后的燃油喷射系统也能让燃油像精准的舞者一样,在气缸内与空气完美共舞,形成理想的可燃混合气,为发动机的起动和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燃料保障。

机油性能的优化同样是提升冷起动性能的关键一环。研究团队投入大量精力研制具有优异低温性能的新型发动机油,通过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精心筛选与配比,成功降低了机油在低温下的黏度。这种新型机油在低温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在发动机起动瞬间,迅速形成完整有效的润滑油膜,为活塞、曲轴、气门等关键部件提供充分的润滑保护。这不仅大大减小了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发动机运转更加轻松顺畅,显著降低了起动过程中的磨损。就如同给发动机穿上了一层柔软的保护衣,让发动机在起动时不再受到过度的磨损伤害,有效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升了冷起动的顺畅性和可靠性。

三、改进效果呈现

经过科研人员不懈努力和一系列技术改进后,解放柴油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严苛的低温测试环境中,改进前的发动机起动时,存在明显的运转迟滞和异常振动现象,其起动特性表现为转速建立缓慢、燃烧不稳定的典型特征。经技术升级后,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显著提升,起动时间大幅缩短,有效改善了低温条件下的起动响应特性,以往漫长的等待过程一去不复返,驾驶员无需再长时间忍受发动机起动时的不稳定和噪音干扰。起动过程中的抖动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发动机运转平稳,标志着我国柴油机低温起动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寒区车辆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从发动机的长期使用角度来看,改进效果更是意义深远。在起动初期,发动机各部件所承受的巨大磨损一直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改进后,由于燃油雾化效果的提升、进气温度的合理控制以及机油润滑性能的优化,各部件在起动瞬间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原本因冷起动而加剧的磨损程度显著降低,就像给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加上了一层坚固的防护盾,有效延缓了它们的老化和损坏。这使得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延长,减少了维修和更换部件的频率,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使用成本和维护精力。

结语:解放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性能改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效解决了低温起动难题,显著提升了发动机在寒冷环境下的起动性能与可靠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进一步探索智能化冷起动控制系统,结合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发动机状态,实现更精准的冷起动控制。持续优化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艺,降低冷起动过程中的能耗与排放,推动解放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性能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君 , 段雄波 , 段浩 , 等 . 复合循环系统辅助低压缩比柴油发动机压燃工作的可行性研究 [J]. 中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5,56(05):2080-2088.

[2] 雷基林, 刘晓佩, 刘懿, 等. 燃油温度对柴油液相喷雾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24,40(21):56-63.

[3] 姜玉维, 魏民祥, 胡晓生. 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控制策略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24,53(0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