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探索
郭仓库 王明绪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课题项目: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探索》(豫教〔2023〕03159)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通过对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现状的分析,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策略,包括教师角色转换、教材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创新。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为案例,阐述实践策略与成效,为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实践探索
一、引言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职业需求、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出发,重构育人体系。本文结合政策导向、产业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困境,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路径,并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为案例,探讨实践策略与成效。
二、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的颁布,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推行“三教”改革,以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高质量发展。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三教”改革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教师职业适应性不强、教材陈旧脱离企业岗位需求、教法不能适应新时代职校学生需求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亟需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策略加以解决。
1.教师职业适应性不强
教师对专业对接的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以及岗位能力要求认识不足、理解不够,许多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聘用的企业技术人员缺乏教学经验,行业导师人才培养参与度不高,学校派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教师对教学对象—高职生的基本情况掌握不够,不清楚新一代的年轻学子的学习目标、生活追求,没有恰当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挖掘学生的特长、兴趣,不能引领(启发)学生对专业、课程、课堂思考与探究,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不强。
2.教材陈旧脱离企业岗位需求
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内容仍然存在与行业、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不匹配,更新速度慢,不能与岗位有机融合,未能反映新技术、新工艺,缺乏职业岗位针对性。课程内容的项目化只是形式上的满足,还不能真正地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要求,没有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建构项目化课程,真正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项目的匹配。目前传统纸质教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适应企业技术快速迭代和产业转型升级更新速度较快的数字教材和融媒体教材开发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法不能适应新时代职校学生需求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主导、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依然存在,项目化、情境化教学比例低,学生参与度不足;学生缺乏自信和鼓励,在学习上普遍缺乏兴趣和动力;课堂上老师说了算,教什么、怎么教都由老师来定;课程学习评价依赖考试和分数,目的不够全面、科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根本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表层化,虚拟仿真(VR)、大数据分析等未深度融入教学过程。
三、研究目的及内容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三教”改革中贯彻实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成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助力。具体目标包括:教师层面,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材层面,开发一批高质量教材;教法层面,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研究内容
教师改革:加强育人理念,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来源多样化,引进师资力量;分类分层多阶段培育,帮扶教师发展;开创性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实践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材改革:从开发、依托和更新三维度促进教材改革,确保教材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教法改革:从理念、模式和形式三层次促进教法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为项目思路确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省内外高职院校进行访谈,了解“三教”改革的研究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通过行动研究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具体的行动计划,确保方案实施的有效性。
五、实施步骤
(一)教师改革
转变教师角色:引导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提升教师能力: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构建教师发展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机会,促进教师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
(二)教材改革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目标、学习习惯等,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
创新教材结构设计: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
丰富教材呈现形式:采用图表、图片、漫画等多种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共建共享教材资源:邀请优秀学生参与教材案例收集、项目设计等工作,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三)教法改革
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改革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优化教学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纳入评价范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六、案例分析
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为案例,通过实施上述改革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角色成功转换,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求和企业岗位要求,教材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显著提高。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七、结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教师角色转换、教材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的实践案例表明,这些改革策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未来,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化“三教”改革,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仓库,王明绪.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23(3):45-50.
[2]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探索》(豫教〔2023〕03159).
[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