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马宁
枣庄市政建设集团股份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 2771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施工技术复杂度也逐渐提升,使得施工质量控制愈发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以保障道路工程质量。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引言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居民出行和交通畅通至关重要。路基工程作为道路最基础的结构层,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道路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保障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技术细节入手,强化过程控制。
1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推动国家进步和展现国家实力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尽管初期强化质量管理可能导致工程成本上升,但是高质量的道路显著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了维护的频率,从长远来看,有助于降低运营和维护的总成本。此外,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能够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详实的施工数据,有效提升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
2城市道路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阶段
(1)人员准备。道路工程开工前,建立健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岗位培训,使其熟悉施工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这是保障特殊作业环节安全与质量的关键。例如,在某城市道路施工项目中,对所有参与施工的电工、焊工、起重机操作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资格审查,确保其证书在有效期内且与所从事的工作相符。同时,对普通施工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内容涵盖施工安全知识、道路施工基本技能、质量控制要点等,通过培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2)技术准备。在道路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熟悉设计文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通过细致的施工调查及现场核对,结合设计要求、合同条件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全面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项目,提前进行充分的试验研究和论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道路各层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选定试验路段进行试验,能够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关键参数。例如,在某城市主干道的基层施工中,选取了一段100m长的试验路段,通过不同机械组合和施工参数的试验,最终确定了采用摊铺机配合双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的组合方式,松铺厚度为20cm,碾压遍数为初压2遍、复压4遍、终压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4km/h,这一试验结果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依据。(3)材料准备。城镇道路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最终质量,必须严格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对进场的土、石、石灰、水泥、集料、水、沥青、钢筋等原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是确保材料质量的关键步骤。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投入使用。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规定进行,确保混合料的性能满足道路施工要求。
2.2基层处理
为保障路基工程建设进度与预期规划一致,避免工期延误,工程要求施工作业团队积极开展基底处理,针对松软地质提前加固,有效规避不良影响,防患于未然。作为维持路基稳定性,夯实其承载能力的重要环节,路基压实质量控制尤为关键。在具体工作施工期间,工程为保障碾压密实度与预期一致,在路基压实部署期间,为确保每一压实层的紧密强度符合规定,从而保障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主要从2方面入手,健全完善一体式施工逻辑。除此之外,为更有效地避免严重渗水问题,还决定在必要阶段,通过加固管线、排水阀等辅助型构筑物适时增加等方式,增强应对积水问题的能力,从而确保通过针对性加固措施,大幅减少路基损耗。
2.3道路路面处理
水泥路面裂缝问题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中的核心关注点。裂缝不仅严重破坏路面的美观性,更对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技术,从施工层面深入剖析,全面把控,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裂缝问题。在施工策略上,紧密围绕设计图纸的要求,同时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特点及环境要素,对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持续的优化与调整。具体而言,在现场操作环节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在浇捣前对构件的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确保其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等均符合技术要求。在浇捣过程中,振捣棒的操作应快插慢拔,同时准确掌握不同混凝土的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应进行二次振捣,以有效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养护材料,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收缩裂缝,从而保持混凝土的稳定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3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3.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首先,施工单位应根据路面与路基等施工技术要求优化技术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的技术管理工作。其次,应明确技术人员分工及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最后,应合理设置内部管理结构,根据施工技术管理职责,打造一体化职责管理体系,进而增强施工质量管理综合效能。
3.2加强质量教育培训
首先,定期举办质量管理知识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授课,专家会深入阐释质量管理的核心观念与操作诀窍,加深施工人员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其次,质量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质量管理专题论坛能集合各方观点,深入研讨质量管控的前沿理念与实际经验;优秀质量员工评选可树立榜样,激发全体施工人员追求高质量成果的积极性,营造注重质量的企业文化氛围,唤起施工人员对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再次,组织专业技术研讨活动意义重大,比如定期的专业研讨讲座可吸引顶尖专家分享施工技术最新心得,技术人员借此切磋技艺、激发创新思维。最后,开展定制化教育训练不可或缺,针对桥梁建设技术、路面施工技艺等特定施工领域,企业开展专门技能提升课程,这些课程专为解决特定领域技术问题而设,有助于施工人员系统学习和提高技艺,使其深入掌握关键技术要点,满足实际工程技术要求,有效解决施工质量问题,进而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竞争力。
3.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并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和个人。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加强质量奖惩机制,对质量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造成质量事故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罚,以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效率及安全性。因此,施工单位应合理应用道路施工技术,同时采取严格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打造高品质城市道路工程。未来,应加大对道路施工技术应用与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力度,进而有效缩短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郝鸣.浅谈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发展导向,2024(18):101-103.
[2]马改霞.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排水技术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4(11):90-92.
[3]张国栋.浅谈市政工程中城市道路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4(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