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自主游戏能力提升策略
商萌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大张楼镇中心幼儿园 272403
摘要: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自主游戏能力的提升对其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意义重大。本文从创设多元游戏场景、投放适配游戏材料、引导自主规划游戏、鼓励合作解决问题、强化家园游戏互动五个维度,探讨提升幼儿自主游戏能力的有效策略,助力幼儿顺利过渡。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自主游戏能力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这一时期幼儿面临着从幼儿园到小学在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巨大转变。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主动学习、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自主游戏中,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小衔接阶段提升幼儿自主游戏能力,不仅有助于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认知、语言、情感等多方面能力,还能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要求,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当前幼小衔接中幼儿自主游戏能力提升存在一些问题,如游戏场景单一、材料投放缺乏针对性、幼儿游戏自主性不足等。因此,探索有效的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多元游戏场景,激发自主游戏热情
幼儿园应打破传统游戏区域的固定模式,创设丰富多样、贴近幼儿生活且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场景。可以将室内外空间有机结合,打造出不同主题的游戏区域。例如,在室内设置“小小科学实验室”,投放各种简单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放大镜、磁铁、植物种子等,让幼儿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设置“创意美工坊”,提供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在室外,可以打造“冒险乐园”,设置攀爬架、平衡木、隧道等设施,让幼儿在挑战自我中锻炼体能和勇气;设置“种植园地”,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乐趣和生命的神奇。多元的游戏场景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需求和兴趣爱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热情。同时,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场景还能促使幼儿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冒险乐园”中,幼儿可能会在攀爬过程中遇到困难,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最终成功攀爬到顶峰,这种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投放适配游戏材料,支持自主游戏探索
游戏材料是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投放的合理性和适配性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游戏主题,有针对性地投放游戏材料。对于小班幼儿,应投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易于操作的材料,如毛绒玩具、塑料积木、拼图等,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游戏兴趣;对于中班幼儿,可以投放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材料,如木质积木、磁力片、手工材料等,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搭建和创作;对于大班幼儿,应投放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材料,如科学实验套装、编程玩具、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等,满足幼儿深入探索和学习的需求。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和制作。可以引导幼儿从家中带来一些废旧物品,如纸盒、瓶子、易拉罐等,与幼儿一起将这些废旧物品改造成有趣的游戏材料。例如,将纸盒制作成小房子、汽车等,将瓶子装饰成花瓶、小动物等。通过参与材料收集和制作,幼儿不仅能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还能增强对游戏材料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
三、引导自主规划游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幼儿自主规划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想法和计划。例如,在开展“小小超市”游戏前,教师可以问幼儿:“你们想在超市里卖哪些商品?怎么布置超市的货架?谁来当收银员和售货员?”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和计划,如商品的价格、顾客的购物流程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游戏,同时尊重幼儿的游戏选择和调整。如果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原计划存在问题或想要尝试新的玩法,教师应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游戏计划。通过自主规划游戏,幼儿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对于他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制定学习计划,而自主规划游戏的能力能够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鼓励合作解决问题,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交往机会,在游戏中幼儿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冲突。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当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教师不要急于介入,而是要引导幼儿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建构区”游戏中,两个幼儿都想用同一块积木,发生了争执。教师可以问他们:“你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两个人都能用到这块积木呢?”引导幼儿通过协商、轮流使用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需要幼儿合作完成的游戏活动,如“小组搭建比赛”“合作绘画”等。在游戏中,幼儿需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游戏任务。通过这些合作游戏,幼儿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强化家园游戏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在幼儿自主游戏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强化家园游戏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情况和表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幼儿自主游戏能力的培养。同时,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适合在家庭中开展的游戏活动和指导建议,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与幼儿一起开展游戏活动。例如,建议家长在家中设置一个“游戏角”,投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和材料,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享受游戏的乐趣。
结论
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提升幼儿自主游戏能力对于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多元游戏场景、投放适配游戏材料、引导自主规划游戏、鼓励合作解决问题、强化家园游戏互动等策略,能够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热情,支持幼儿自主游戏探索,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 周平平.户外活动中幼儿自主游戏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J]. 教育界 . 2024 (30) :113-115.
[2]贺琛蓉. 自主游戏中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5,(1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