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学生阅读《平凡的世界》的情感体验与成长启示

作者

胡霜霜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在素质教育发展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职语文教育的关键。作为语言类学科,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强化学生的个人思想。体验是学生主动渐进阅读的关键,教师需要在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呵护并发展学生的阅读体验,有效打通学生阅读成长的心路。本文以《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为例,深度分析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给予学生成长启示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情感体验

《平凡的世界》是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本书以1975-1985年陕北农村与城市生活为背景,围绕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人生轨迹展开。在对《平凡的世界》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需立足于学生,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更多文学知识,并获得相应成长启示,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搭建整本书阅读架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决定整本书阅读的质量,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应积极搭建整本书阅读架构,挖掘阅读关键点,并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平凡的世界》共三部,约110万字,中职学生在学校的阅读时间比较零散,很难在短时间内对一本书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为其选择40万字的普及版,在保障阅读价值的同时,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阅读压力。人物关系较为复杂是这本书的另一大特点,中职生在阅读期间容易因人物关系混乱而放弃阅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开始阅读前,教师需要将书中人物关系制作成思维导图、PPT等,并在课堂中进行简单展示,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与分析,让学生大致对书中人物有着简单的了解,降低学生阅读难度。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主要采取现实主义笔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利用多模块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对现实生活的展现与思考,比如孙少平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孙少安对贺秀莲的担当等,教师可以利用经典影视作品为学生展示这些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这本书的感悟,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但在为学生播放影视作品时,教师需要合理控制播放的时间,并且在播放过程中对原著内容进行适当地讲解,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

二、任务链指导学生探究,扫清学生阅读障碍

整本书阅读并不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文字,也不是仅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中职生在阅读《平凡的世界》时,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链的形式来指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书中的思想价值观,进而获得成长启示。在设计阅读任务链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阶段。在学生粗读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阅读任务链,比如:(1)梳理双水村人物关系,并注释人物的职业、性格和命运,尤其要注意孙家人和各阶级人物之间的交往;(2)明确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比如“包产到户”“高考恢复”等,分析其对人的命运所起的作用;(3)阐述自己的阅读感悟,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为后续精读奠定基础。

当学生进入到精读阶段,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链时需要将重点放在书中思想价值观、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教师还应当注意阅读任务链的衔接性、指向性,能够让学生在任务链的指引下进行持续学习。比如,在“孙少平高中毕业后未考上大学,通过做揽工、下煤矿实现自我价值。”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任务链,如(1)为什么孙少平放弃转户口机会?(2)如果你是孙少平,你在工地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会有怎样的内心活动?(3)根据个人观点,辩论“唯有升学才有出路”。这一系列的任务链均指向书中矛盾性选择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链为学生构建一个“由课文世界走向现实”的沟通渠道。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以孙少平的抉择为镜,以小说的感情为引,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以达到读别人的故事,找到自己的答案的深层阅读价值。

三、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带领学生深度体验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大部分中职生并不能静下心来深度感悟经典作品的真正价值与内涵,为了带领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明确《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情感和艺术价值。在设计阅读活动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进行积极地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个人兴趣等,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真实学情的阅读内容。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也应当营造开放、民主的活动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路遥以其对人生的细致描述和丰富的感情积累,创造了一个个富有魅力的角色。比如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悲剧,孙少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斗争等,这些内容无不折射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感情矛盾。教师可以将整本书阅读情感体验的内容聚焦于人物情感中,设计“不一样的结局”文学创作活动。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孙少安砖窑受到打击”这一内容,让学生思考:“如果孙少安上过学或者有一技之长,那么结局会不会有改变?”这一活动能够使同学们走出了常规的阅读角度,成为“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更深入地融入了作品的构建之中。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度感悟路遥笔下 “苦难中的尊严”,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结合书中内容,对自身职业价值进行深度思考,使学生获得成长启示,以便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压力。

结束语

巴尔扎克曾经说:“小说往往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其浅显朴实、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向读者展示了新中国早期的一段普通而又辉煌的历史,令人看后不禁心生感慨,热血沸腾澎湃。在实施《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情感体验,并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获得成长启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桂群.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以《平凡的世界》教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2024(32):40-42.

[2]龙水花,曾婷婷.中职统编语文教材《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广东教育(职教),2024(5):105-106.

[3]邵译萱.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4(1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