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林钰芳

金华市第五医院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科护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护理模式,其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篇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包括: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定义、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估,并分析其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策略和实施效果。根据相关文献实践,可以得知预见性护理在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老年科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科护理;应用研究;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老年科护理作为一门专门针对老年人群的护理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存,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更为复杂和多样化。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早期识别和干预潜在风险的护理模式,为改善老年科护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陈丽(2025)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预见性护理能够准确识别患者存在的风险,为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评估不仅包括对患者生理状况的细致检查,还涵盖了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的综合考量[1]。王岩(2025)通过多维度的评估,护理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得到最适宜的护理支持[2]。刘潇潇(2025)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的预防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措施不仅包括常规的医疗预防措施,如药物管理、感染控制等,还包括针对患者特定风险的个性化干预,如跌倒预防、压疮预防等。通过精确识别患者的风险点,护理人员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3]。

1.预见性护理方面的研究

1.1预见性护理的定义与概念

预见性护理,亦称为前瞻性护理,是一种基于患者个体化需求,通过早期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和风险因素,采取主动干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展和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评估和动态监测,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从而实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有效管理。

吴晓燕(2025)认为预见性护理不仅关注当前的健康状况,更重视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风险,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力求在问题尚未显现或加重之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4]。

1.2预见性护理的理论基础

预见性护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系统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健康促进理论。系统理论强调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动态性,认为护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评估和管理。风险管理理论关注识别、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

张凤萍(2024)认为健康促进理论则侧重于通过教育和干预提升个体的健康水平,强调个体在健康维护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些理论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实践框架,帮助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理解患者需求,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5]。

1.3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方法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方法包括全面的健康评估、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制定、早期干预措施的执行以及持续的监测与评价。

公大利(2024)在老年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准确评估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6]。

卢碧卿(2024)认为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用药情况,护理人员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迹象,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生活方式指导。此外,预见性护理还强调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疾病风险,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活动,从而形成医患共同参与的健康管理模式[7]。

1.4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评估

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评估通常涉及多个维度,包括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的缩短、医疗成本的降低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等。通过对比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可以客观评价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效果,为护理实践提供反馈和改进的依据。

李晓琴(2024)认为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因并发症再次入院的次数减少,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资源的使用更加高效,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这些积极的变化不仅反映了预见性护理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的成效,也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提供了持续改进和优化护理服务的动力和方向[8]。

2.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1老年科护理的特点与需求

徐颖(2023)认为老年科护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老年患者生理功能的衰退、多病共存、心理社会需求的复杂性以及对护理服务的高依赖性。老年患者往往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受限、慢性病管理困难等问题,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老年科护理需要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护理[9]。

2.2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的应用策略

林秀梅(2023)认为在老年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策略。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患者评估体系,全面了解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其次,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其预见性护理的能力和水平。再次,应优化护理流程,确保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有效执行。最后,应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整合医疗、护理、康复等资源,为老年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10]。

2.3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的实施效果

杨帆(2023)认为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有效预防了老年患者的并发症,降低了住院率和再入院率。其次,预见性护理提高了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其生活质量[11]。

赖爱明(2023)认为预见性护理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提升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最后,预见性护理增强了老年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12]。

2.4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的效果分析

孟桂芹(2023)对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的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提高护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优化患者体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3]。

黄艳(2023)认为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老年科护理人员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从而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支出[14]。

张萍(2023)认为预见性护理还能够提升老年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15]。

3.结语

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科学的评估、早期的干预和持续的监测,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和成本,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未来,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应进一步深化,不断优化实施策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推动老年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麻醉术后发生谵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 2025, 49 (03): 494-495.

[2]王岩.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实践效果[J]. 智慧健康, 2025, 11 (07): 185-188.

[3]刘潇潇. 基于根因分析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 25 (01): 121-124.

[4]吴晓燕.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5, 39 (09): 92-94.

[5]张凤萍, 马冬梅.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4, 40 (18): 146-148.

[6]公大利.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 2024, 3 (11): 152-156.

[7]卢碧卿. 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11): 161-164.

[8]李晓琴, 曾慧明, 叶志容, 朱晓玲, 谭丽萍.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 39 (04): 60-63.

[9]徐颖, 邵敏慧, 黄美丹.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10 (02): 5-8.

[10]林秀梅.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及睡眠质量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 11 (01): 99-101.

[11]杨帆, 黄荣, 汪盈, 王凌玲, 田先柱, 任镇民.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患者骨折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3, 30 (27): 156-159.

[12]赖爱明, 张燊, 张惠珍. 循证支持下的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伴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 (27): 60-62.

[13]孟桂芹. 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 全科护理, 2023, 7 (33): 3030-3031.

[14]黄艳. 老年科住院患者认知功能检测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临床护理, 2023, 1 (06): 459-460.

[15]张萍, 张彩华. 老年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及预见性护理[J]. 护理研究, 2023, (02): 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