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件厂污水零排放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郑又铭 冯森 田东海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引言
混凝土构件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主要来源于设备清洗、场地冲洗及混凝土搅拌等环节。这些污水中含有水泥颗粒、矿粉、外加剂等杂质,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开展混凝土构件厂污水零排放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对于实现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1.1 传统处理工艺
传统混凝土构件厂在污水处理方面,多采用三级沉淀工艺或压滤设备。然而,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级沉淀工艺主要通过沉淀池来实现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尽管这一方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但其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不容忽视。沉淀池需要足够大的空间以确保污水中的颗粒有足够的时间沉降,这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沉淀产生的污泥仍需外运处理,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相比之下,压滤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处理效率。压滤机通过施加压力,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有效分离,从而减少了污泥的产生量。然而,压滤设备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仍需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或实现资源化利用。这意味着,尽管压滤设备提高了处理效率,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污泥处理的问题,难以实现真正的零排放。传统混凝土构件厂在污水处理方面所采用的三级沉淀工艺和压滤设备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一体化高效澄清系统等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还减少了占地面积和污泥产生量,为实现污水处理的零排放提供了可能。因此,传统混凝土构件厂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先进处理工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一系列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被巧妙地引入到了混凝土构件厂的生产流程之中。其中,一种尤为引人注目的工艺是将砂石分离机与搅拌均化池进行了创新性的结合。这一工艺不仅能够高效地将污水中的砂石精准分离,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而且还能将分离后剩余的富含水泥的浆水导入搅拌均化池中进行深度处理。经过这一系列的均化处理步骤,这些浆水能够直接转化为混凝土生产所需的高质量水资源,从而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一些前沿的智能污水处理系统也开始在混凝土构件厂中崭露头角。这些系统巧妙地运用了二氧化碳中和污水的新技术,通过内置的精密传感器和智能调控机制,能够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二氧化碳的耗气量。这一创新性的设计使得污水的 pH 值得以迅速且稳定地降低至一个最适宜的范围之内。随后,经过先进反渗膜技术的精细过滤,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中水回用的高标准,为混凝土构件厂的绿色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 资源化利用方法研究
2.1 废水回用技术的优化与实践
废水在经历一系列精心设计与实施的高效净化工艺之后,其水质指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直至完全符合甚至超越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严苛用水标准。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废水掺入比例进行精确调控,可以直接将这部分经过深度处理、品质得到保障的水资源引入混凝土的拌制流程之中,从而不仅实现了废水的有效资源化利用,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再生。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表明,在合理的废水掺量范围内,这些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水不仅不会对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产生任何显著的负面影响,反而能够在特定方面,如增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上,展现出积极的效果。这一特性对于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建筑行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2 废渣的多途径资源化利用策略
在混凝土构件厂的生产活动中,会产生诸如沉淀污泥、压滤渣等多种类型的废渣。针对这些废渣,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进一步的处理与转化技术,旨在将其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源。经过深度加工后的废渣,可以作为建筑行业的辅助材料使用,如制备新型建筑材料;作为造纸工业的原料,替代部分传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废渣还可以被用作橡胶工业的填充料,提高橡胶制品的某些物理性能。通过这一系列废渣资源化利用的措施,不仅有效减少了废渣对环境的排放压力,还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创造了额外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3 关键技术应用案例
3.1 第三代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的废水与废浆零排放系统
该系统由吉林万吉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倾力研发,标志着混凝土生产环保技术的新突破。通过巧妙地集成钢板浆水罐、高效的浆水回收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废渣与废水的全面循环利用,真正达到了零排放的环保目标。该系统已在众多混凝土搅拌站中得到成功实践与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环境的清洁度,还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3.2 绿色低碳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在环保领域再度发力,成功研发出绿色低碳智能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二氧化碳中和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实现了拌合站污水的高效净化与全回用,真正做到了零污染、零排放。自推出以来,该系统已在多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大放异彩,累计推广安装达 38 套,创造了 3800 万元的销售佳绩。该系统在节能降碳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为推动我国交通建设领域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应用效果与展望
4.1 应用效果
通过成功实施污水零排放与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构件厂在环保与经济效益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举措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污水排放,有效缓解了环境压力,还极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此同时,废渣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还为企业创造了额外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混凝土构件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混凝土构件厂实现污水零排放与循环利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了顺应这一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同时,加大应用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采纳这些先进技术,共同推动整个混凝土构件行业的转型升级。
结语
混凝土构件厂污水零排放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实现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资源化利用方法,混凝土构件厂不仅减少了污水排放和废渣堆积,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相信混凝土构件行业的环保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范兴亚 , 王德民 , 凌骏 , 等 . 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 ,2024,49(9):58-60+73.
[2] 张琪 , 朱扬帆 , 谷昊伟 . 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设计难点浅析 [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23,53(3):39-42.
[3] 庄修伟 .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的三种形式及其优缺点分析 [J]. 特种结构 ,2023,38(4):47-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