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美术版画校本课程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吉子牛子 张淏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民族小学 616350
引言: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教学不仅是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环节。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着既要传承地方民族文化,又要回应新时代教育改革需求的双重使命。作为一种传统与现代兼具的艺术形式,版画具有表现简练、技术独特、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实践兴趣。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和项目式学习方法的提出,如何将版画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成为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从版画校本课程的价值出发,结合项目式学习的特点,探讨其在民族地区小学的实践路径,力求为美术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一、民族地区小学美术版画校本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1.1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版画的独特优势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地方与学校实际开展的课程开发形式,能够有效回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地域文化背景。在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环境具有独特性,如果仅依赖国家统一教材,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作用。版画以其简便的工具、直观的效果和强烈的表现力,成为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重要选择。版画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刻、印、拓等方式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材料的感知和技法的实践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更为重要的是,版画天然适合承载民族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民族图案、民间故事、地域风貌为创作主题,使艺术学习与文化认同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1.2 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中,美术不仅是技能的学习,更是文化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版画校本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描绘民族服饰、节日习俗、自然景观等题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版画制作过程强调构思、合作与交流,与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和“审美鉴赏”高度契合。学生在创作中需要经历从主题确立、草图设计、版材雕刻到印刷呈现的全过程,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计划能力,还促进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通过版画校本课程的长期实践,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共同提升。
二、项目式学习在版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
2.1 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理念与实施优势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完成一个真实、复杂的项目任务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不同,项目式学习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在版画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带着问题去探索,如“如何通过版画表现民族节日的热闹场景?”“怎样将传统图案与现代元素融合?”等。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各自分工、相互协作,既能体验集体创作的成就感,又能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项目式学习强调成果展示与反思,这与版画作品本身可视化、共享性的特质高度契合,使得教学过程更具生成性与开放性。
2.2 民族地区版画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路径
在民族地区小学开展版画项目式学习,可以按照“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创作实践—成果展示—总结反思”的流程进行。首先,教师应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围绕地方特色提出富有探究价值的主题,如“家乡的节日”“民族故事中的人物”“村寨的风景”等。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明确分工,例如有的学生负责绘制草图,有的负责雕刻版材,有的负责印刷与上色。随后,在教师指导下进入创作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材料与技法。最后,学生将作品以展览或课堂汇报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在集体评价与自我反思中总结经验。这一完整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版画技艺,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2.3 案例分析:民族图案版画项目的实践
以某民族地区小学开展的“民族图案版画创作”项目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图片收集和访谈长者的方式,了解本民族的传统图案及其象征意义。接着,学生分组选择感兴趣的图案作为创作元素,结合现代生活场景进行重新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调整构图、尝试刻线和印刷效果,并与同伴交流心得。最终,学生的作品在学校展厅集中展示,部分优秀作品还被推荐参加地方文化活动。实践表明,该项目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使他们在体验创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实现了美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民族地区小学版画校本课程项目式学习的优化策略
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要推动民族地区版画校本课程的深入发展,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应重视课程顶层设计,将版画教学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明确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与能力要求,形成梯度递进的培养路径,使课程更加系统化和长效化。其次,应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将民间艺人、地方博物馆、非遗传承人等引入课程实践,提升课程的真实感与实践性,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再次,应注重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培训与交流提高教师的版画技艺和项目化教学能力,使其能够胜任课程实施的需要,并逐步成长为课程开发的骨干力量。最后,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合作、探究与创造过程中的表现,避免单一结果导向,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化创造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民族地区小学美术版画校本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发挥持续而深远的教育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小学美术版画校本课程的项目式学习实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与文化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版画技艺,提升艺术素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通过项目式学习的引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创作与成果展示,形成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进一步加强课程顶层设计、资源整合与教师培训,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确保这一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持续的探索与实践,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育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新的突破,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沙九 . 浅谈任务驱动下民族地区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及对策 [C]// 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 . 第三届教育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藏文小学 ;,2024:346-348.DOI:10.26914/c.cnkihy.2024.071888.
[2] 刘畅 . 多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D]. 西南大学 ,2024.DOI:10.27684/d.cnki.gxndx.2024.004126.
[3] 黄红 , 梁文华 .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J]. 广西教育 ,2024,(3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