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路灯运维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作者

阳好凤

邵阳市靓丽城市路灯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推动工业建设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照明工程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运维精细化推进的背景下,城市路灯运维需依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突破传统模式局限,解决人工运维效率低、故障响应慢、能耗管控难等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成熟,亟需明确其在路灯运维中的应用方向、实施路径与保障策略,对推动路灯运维智能化转型、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城市路灯运维中的应用方向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路灯运维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路灯运维数据采集中的应用,通过部署智能传感设备与数据传输模块实现全自动采集。在每盏路灯的供电回路中安装电流、电压、功率传感器,实时捕捉运行参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将采集到的参数实时上传至运维管理平台,无需人工现场记录。同时,自动化系统还能采集路灯的开关状态、运行时长等运维数据,形成完整的运维数据档案。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路灯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路灯故障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诊断实现故障高效处理。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路灯运行状态,当某路灯出现不亮、闪烁、离线等故障时,系统立即触发报警,并自动定位故障路灯的具体位置;结合预设的故障数据库,系统可初步判断故障类型,如灯泡损坏、线路短路或控制器故障;随后,系统将故障信息推送至运维人员的移动端,并规划最优维修路线,引导运维人员快速到场维修。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路灯能耗管理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路灯能耗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与调控实现能耗优化。自动化系统实时统计各区域、各路段路灯的能耗数据,生成能耗报表,清晰呈现能耗分布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能耗数据,分析能耗异常原因,如某路段能耗过高可能是路灯亮度设置不合理或存在故障设备;基于分析结果,系统可自动调整路灯运行策略,如夜间交通流量减少时降低亮度,或关闭部分非必要路灯,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

2 城市路灯运维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实施路径

2.1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城市路灯运维流程重构路径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城市路灯运维流程重构路径,需打破传统人工主导的流程框架。将原有的 “人工巡检 - 纸质记录 - 人工上报 - 派单维修 - 人工验收”流程,重构为 “自动化监测 - 数据自动上传 - 系统智能分析 - 自动派单 - 维修反馈 - 系统验收” 的自动化流程;在新流程中,减少人工干预环节,如用自动化监测替代人工巡检,用系统自动派单替代人工派单,提升流程效率;同时,建立流程节点的实时跟踪机制,通过系统记录每个环节的完成情况,如维修人员是否接单、是否到场、是否完成维修,确保流程透明可控,避免流程卡顿或责任不清的问题,实现运维流程的高效运转。

2.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模块与路灯运维体系的集成路径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模块与路灯运维体系的集成路径,需实现技术模块与运维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将数据采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能耗管理模块分别集成到运维体系的对应环节,如数据采集模块对接数据管理环节,故障诊断模块对接故障处理环节,能耗管理模块对接能耗控制环节;确保各技术模块间数据互通,如故障诊断模块可调用数据采集模块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能耗管理模块可基于故障处理模块的维修信息调整能耗策略;同时,将集成后的技术模块与城市智慧运维平台对接,实现路灯运维数据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共享,避免形成 “信息孤岛”,提升运维体系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2.3 自动化技术支撑下城市路灯运维响应效率优化路径

自动化技术支撑下城市路灯运维响应效率优化路径,通过缩短响应时间与简化响应流程实现优化。在故障响应方面,自动化系统实时报警与自动派单,省去人工发现故障与人工派单的时间,将响应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在维修响应方面,系统规划最优维修路线,减少运维人员在路上的时间,同时提前推送故障信息,让运维人员准备好对应工具与备件,提升维修效率。

3 城市路灯运维自动化技术实践落地的保障策略

3.1 城市路灯自动化运维标准体系的完善策略

城市路灯自动化运维标准体系的完善策略,需明确技术、流程与管理方面的标准。技术标准规范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参数(如传感器精度、通信协议)与安装要求,确保不同厂家的设备可兼容使用;流程标准界定自动化运维流程中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如故障报警阈值、派单时间限制),避免操作随意性;管理标准明确运维人员的职责分工、系统使用规范与数据管理要求,如规定运维人员需及时处理系统推送的故障信息,定期备份运维数据。

3.2 路灯运维人员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路灯运维人员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需从基础操作与专业技能两方面开展培训。基础操作培训聚焦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确保运维人员能熟练操作系统;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技术原理与故障排查,如讲解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提升运维人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培训方式采用 “理论授课 + 实操演练” 结合,邀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同时设置模拟故障场景,让运维人员实战演练,巩固培训效果;定期组织复训与考核,确保运维人员持续掌握自动化技术,适应运维工作需求。

3.3 城市路灯自动化运维系统安全运行的强化策略

城市路灯自动化运维系统安全运行的强化策略,需从网络安全与设备安全两方面入手。网络安全方面,在系统与外部网络连接处安装防火墙,防止网络攻击;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避免数据被窃取或篡改;定期更新系统软件,修复安全漏洞,同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机制,实时监测网络异常行为,及时处置安全威胁。设备安全方面,选用具备防护功能的自动化设备,适应户外复杂环境;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防止漏电引发安全事故,确保自动化运维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4 结论​

城市路灯运维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先明确其在数据采集、故障处理、能耗管理中的应用方向,再通过运维流程重构、技术模块集成、响应效率优化确定实践实施路径,最后依托标准完善、人员培训、安全强化提供落地保障。推广该体系,能显著提升路灯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与能耗,对推动城市路灯运维智能化、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城市基础设施运维升级提供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 赵爱民 , 杨岐刚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照明工程中的应用 [J]. 灯与照明 ,2024,48(02):87-90.

[2] 杨晓伟 . 异常天气城市路灯照明自动化控制技术 [J]. 光源与照明 ,2023,(08):3-5.

[3] 闫祖旺 . 研究城市路灯节能在路灯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1,(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