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研究

作者

宋丹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尚武小学校  6282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现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界的重点任务。小学教育体系中,音乐学科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特别突出,音乐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力点,这无疑为小学音乐教育指引了前行方向。但是,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暴露出不少弊端,致使其无法契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所以,深度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策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基于审美感知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审美感知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借助聆听、感受与体验等方法,增强对音乐美的感悟能力。而创设情境、推动情感体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高效方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工具,像是投影仪、音响之类,为学生打造鲜活、真实的音乐情境。举例来讲,在教授《彩云之南》时,教师播放展现云南自然风光的视频,呈现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迷人景致,同时播放充满云南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如此一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置身于云南大地,更能深切体会到歌曲里对云南的赞美之意,进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另外,进行多种多样的音乐欣赏活动,对开阔学生音乐审美视野大有益处。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品鉴各种风格、地域还有时代的经典音乐佳作。就像在品鉴西方古典音乐《命运交响曲》时,教师透彻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引领学生去体会乐曲中使人激情澎湃的节奏,感受强烈的情感冲突,从而领悟作曲家与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而在欣赏中国民间音乐《二泉映月》之时,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盲人阿炳坎坷的人生轨迹,让学生在那如怨如慕的旋律之中,体会阿炳对生活的无奈之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通过这些音乐欣赏活动,学生得以接触不同文化背景孕育出的音乐,审美视野获得显著开阔。

二、基于文化理解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将多元文化知识融入音乐教学,对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很有帮助。在教学期间,教师应当深度探寻音乐作品承载的文化信息。就拿学习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来说,教师可以讲解苏格兰的历史文化、传统服饰(像苏格兰方格裙)以及独具特色的风笛乐器等知识。学生知晓苏格兰人民对友谊的重视,以及这首歌曲在苏格兰各类庆典场合的关键地位后,就能更深刻地领会歌曲传递出的情感与文化意义。

举办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助力学生之间文化交流互动的增进,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素养。学校可以定时举办 “音乐文化节”,激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去展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风貌。打个比方,有些小组展示非洲音乐,依靠播放非洲鼓乐视频,阐释非洲音乐的节奏特色,让同学们实实在在体会到非洲音乐的热情洋溢;也有小组介绍中国京剧,通过演绎京剧经典片段、诠释京剧脸谱所包含的意义,让大家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在这样的交流活动当中,学生彼此学习、相互借鉴,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有了更为直接的认知,文化理解素养也借此得到了切实提升。

三、基于艺术表现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丰富音乐实践形式、搭建多样化展示平台十分关键。教师可开展诸如合唱、乐器演奏、音乐剧表演等各类活动。以《白雪公主》相关音乐学习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剧表演,学生们分别饰演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皇后等角色,借助歌声、台词、肢体动作与表情,生动呈现故事中的情节。在排练期间,学生不断琢磨角色情感,调整表演方式,其艺术表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除此之外,留意学生的个体差别,并给予个性化的引导,乃是提升学生艺术表现水准的关键所在。就拿合唱训练来说,面对那些音准不太好的学生,教师会借助钢琴来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找准音高,同时为其安排单独的发声练习;要是碰到节奏感不强的学生,教师会运用节拍器,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之类的方法,加强节奏感方面的训练。在乐器演奏教学环节,对于学习小提琴的学生,教师会在持琴姿势、运弓手法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协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演奏能力。

四、基于创意实践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组织音乐创编活动,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锻炼其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开展节奏创编、旋律创编或者歌词创编等多种活动。就拿学习《小星星》这首歌来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让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美好的事物。于是,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类似“小花朵,小花朵,开在花园笑哈哈”这样充满童真童趣的歌词。与此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为歌曲尝试创编不一样的节奏,有学生把原本平稳的节奏改成了活泼的切分节奏,让歌曲展现出别样的风格。

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作,并赋予他们充足的自主创作空间。教师可引领学生从身边熟知的事物入手,创作围绕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的音乐作品。举例来讲,组织学生以“我的校园”作为主题展开音乐创作活动。部分学生借助简单的音符,记录下了课间操时操场的热闹场景;还有部分学生创作出一段旋律,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及时予以指导与启发,帮助学生将内心的情感经历转化为音乐作品,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

结语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深入探究针对不同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能够切实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对素养培育不够重视的状况。但要知道,教学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性以及教学的具体情形,灵活采用这些策略,并且要持续探寻新的方式。展望未来,还需加大对小学音乐教学与核心素养融合方面的研究力度,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从而让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旭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87-89

[2] 陈乔娜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策略 [J]. 辽宁教育 ,2024(1):59-61

[3] 傅颖莉 .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重构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