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陈露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江苏省扬州市 225200

摘要: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深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形势之下,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并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在体育教育体系中,田径教学属于至关重要的内容,对田径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是当前的重点任务。将游戏化教学方式融入田径教学中,对于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游戏化教学在田径教学中应用价值,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以供专业人士进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田径教学;应用;研究

在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形势下,在小学田径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入游戏化教学法,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更可以全面保障体育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提高对游戏化教学法的重视,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小学田径教学活动中,这样在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与全面发展,推动小学田径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一)增强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在小学田径教育中融入游戏化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在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之下,以往田径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于技能训练,难以点燃学生学习兴趣。而游戏化教学强调将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比如,在田径教学活动中开展“田径技能大比拼”或者是“田径小英雄挑战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激烈的竞技活动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更可以让学生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1]。

(二)促进深度参与互动

以往在开展田径教育过程当中,主要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深度参与和互动性,通过将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元素融入其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田径教学活动中开展“障碍穿越冒险赛”或者是“团队接力挑战赛”等游戏活动,在合作与竞争过程当中,不单单可以强化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更保障了田径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三)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田径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增强学生的基础技能和身体素质,更要重视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之下,田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集中于技术训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引入到小学田径教育活动中,通过设计含有团队合作和策略规划等元素的游戏活动,可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比如,在小学田径或教学活动中开展“智慧田径争霸赛”或者是“策略拔河赛”等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重要基础。

二、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游戏化教学目标,融合技术与赛事

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展小学田径教育活动中,首要任务是明确游戏化教学目标,即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能与技能,更要强化对学生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以及年龄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并将游戏活动融入其中[2]。比如,通过开展团队竞赛类的游戏活动,既强化学生对田径技能的掌握,又增强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与此同时,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将实际赛事和传统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向学生开展模拟田径比赛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战术策略和技术动作,更可以推进小学田径教学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需要,设计更加多元化的游戏任务与挑战活动,将个人竞技、团队合作以及技术演练等形式融入其中。比如,可以开展“跨栏障碍挑战”以及“冠军争夺战”等多种形式活动,在紧张的游戏氛围中促进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科学调控游戏强度,确保适宜性

为了保障游戏化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体能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精心地设置具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的各类游戏活动,比如投掷比赛以及跳远大赛等,同时通过设置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比赛目标,将学生的参与动力和竞争意识激发出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田径项目的热情。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同时避免造成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伤害,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游戏的难度进行合理灵活的调整,确保游戏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全面保障小学田径游戏化教学的最终效果[3]。

(三)融入生活元素,丰富游戏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相关的体育游戏活动,比如跳绳、拔河、跳远等,这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田径项目,不仅可以强化对学生体能与技能的锻炼,更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精心地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利用学校的田径场地和操场开展各类户外教学活动。与此同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田径教学活动中融入音乐、影像等多种现代化元素,这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游戏活动,诸如创意绘画跳远以及音乐节拍跑等活动,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并保障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4]。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田径教育活动中,通过引入游戏化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可以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对游戏化元素的巧妙应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等,设计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宋远凤,王腾.趣味田径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田径,2023,(02):24-26.

[2]陈霞.探究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的游戏化[J].学苑教育,2020,(19):26.

[3]林彬.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的游戏化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04):117.

[4]於建伟,徐相波.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2019,(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