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王主玉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一种艺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教育价值,蕴含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能增强其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本研究旨在探索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将红色文化元素有效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思政与红色文化元素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科学理念、秉持系统思维,借助周详规划与设计、卓有成效的实践加以推进 [1]。它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旨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确保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得以实现。

(二)红色文化元素的教育价值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作为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和群众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的真实记录和生动体现。红色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和引导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教育,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从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仍以传统平面设计课程(如海报、印刷品)为核心,但行业需求已转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网页设计、交互界面等新兴技能培养滞后。学生虽掌握基础设计软件操作,但对人工智能工具、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领域缺乏系统训练,实践教学多停留于模拟项目,与实际商业场景脱节。此外,思政教育多流于理论灌输,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元素未深度融入设计案例,学生作品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普遍存在。

表1 教学现状与挑战(作者自绘)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存在诸多挑战‌。其一,‌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行业亟需复合型人才,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落后技术发展 3-5 年,元宇宙设计、可持续设计等新兴领域缺乏课程支撑;其二,‌思政教育与专业融合困境‌:文化素养培养浮于表面,红色文化元素生硬植入,教师团队跨学科协作能力不足,难以实现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双驱动教学模式;其三 ,‌教学资源与技术迭代矛盾‌:实验室设备、数字软件等硬件投入不足,教师技术更新滞后,制约学生前沿技术应用能力提升[3]。

二、红色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红色文化元素在教学大纲中的融入

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步骤。首先,应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强调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教学大纲的制定应注重红色文化元素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确保各个教学环节有机衔接。例如,可以在基础设计课程中加入红色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素材的设计应用,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大纲设计,确保红色文化元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二)红色文化元素在课程设计中的体现

课程设计是将教学大纲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的核心环节。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应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方式,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案例和设计项目中。例如,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可以设计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海报、书籍封面和宣传画等项目,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深入研究和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在品牌设计课程中,可以以红色文化相关的品牌形象设计为课题,鼓励学生将红色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中,创造具有时代感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具体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文化认同感。

(三)红色文化元素在教学方法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将红色文化元素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例如,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文化主题的设计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素材,创作出富有创意和思想深度的设计作品。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选取经典的红色文化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文化遗址,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历史,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与案例分析

表2 红色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作者自绘)

(一)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制定具体的实施路径。首先,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学校和学院应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政策,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融合红色文化元素。其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便更好地在教学中传达相关知识。再次,课程设置方面,应在现有课程框架内,加入红色文化专题课程或模块,使学生系统学习红色文化背景知识,并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应用。最后,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邀请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确保红色文化元素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表3 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作者自绘)

二)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的成功案例

在实际教学中,已经有不少高校成功地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在品牌设计课程中引入红色文化主题,要求学生为红色旅游景区设计品牌形象。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深入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设计灵感,创作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文化深度的品牌设计作品 [5]。这些作品不仅在校内展示,还被实际应用于相关景区的品牌推广中,获得了广泛好评。这一成功案例表明,通过具体设计项目的实施,红色文化元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其设计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学生作品分析与评价

为了全面评估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的效果,对学生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标准应涵盖红色文化元素的应用深度、设计创意、技术水平和作品的整体美感等方面。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红色文化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以红色文化主题设计比赛为例,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详细点评,指出作品在红色文化元素应用上的亮点,如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诠释和对革命精神的现代表达,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如某些作品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设计表现手法略显单一 。通过这样的作品分析与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设计能力,还能为教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一)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估方法

在评估教学改革效果时,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成绩、作品评分等方式,客观地衡量学生对红色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定性方面,可通过访谈、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教学效果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全面分析,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表4 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估方法(作者自绘)

(二)教师反馈与学生反馈分析

教师反馈是教学改革效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教师对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的看法和建议,有助于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学生反馈同样重要,通过匿名问卷、学习日志、作品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的看法。这些反馈数据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并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三)持续改进的策略与建议

在持续改进教学改革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对红色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这些元素融入教学中。其次,优化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内容既有专业知识的深度,又能有效融入红色文化元素,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再次,鼓励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此外,建立长效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结语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系统探索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框架,验证了红色文化元素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政素养中的双重价值。实践表明,红色主题项目式教学、VR/AR 技术赋能的历史场景再现等创新方法,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设计创新能力。然而,研究亦发现改革进程中存在的挑战:部分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符号转译能力不足,跨学科资源协同机制尚未完善,数字化教学工具的适配性仍需优化。未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红色文化元素将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陆道坤 .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 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 [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3):64-69.

[2] 黄蓉生 , 丁玉峰 . 习近平红色文化论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 [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9):3-8.

[3] 肖静 , 崔栩 , 叶建勋 .“主副品牌组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式探索 [J]. 装饰 ,2022,(02):113-117.

[4] 张婷, 陈怡, 卢国英. 红色文化融入设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以视觉传达课程为例 [J]. 新美域 ,2024,(11):112-114.

[5] 朱旭光 , 吴琼 .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2,(19):71-74.

基金项目: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YJG20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