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 助农”模式对陕西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
李沛钰 魏雅楠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播电商异军突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直播 + 助农”模式应运而生,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该模式借助直播平台,打破了传统销售的地域壁垒,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直观展示农产品特色与产地文化,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直播 + 助农”模式对陕西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
(一)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以往,陕西农产品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且狭窄,主要依赖传统线下模式,如本地集市、经销商收购等,使得农产品销售范围局限于周边地区,销售半径较小,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大量优质农产品难以快速、有效地触达更广泛的市场。直播平台的兴起,为陕西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借助直播,农产品销售不再受地域束缚。主播通过实时展示农产品的外观、品质、生长环境等信息,让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都能直观了解。直播过程中的即时互动和便捷下单功能,减少了中间环节,加速了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流转速度,显著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
(二)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对于产品销售至关重要。陕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许多优质农产品因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品牌认知度较低。直播为陕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可以详细介绍农产品的特色,如独特的品种、优良的品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等。深入挖掘并展示产地文化,如当地的历史传统、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将农产品与产地文化紧密结合,赋予农产品更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产地独特的魅力,从而加深对陕西农产品品牌的印象。
(三)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直播 + 助农”模式的出现,为陕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直播助农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随着直播销售规模的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促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对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力度,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加工品,如水果罐头、蔬菜干货、特色酱料等,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直播助农还与乡村旅游产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通过直播展示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乡村旅游。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够亲身体验乡村生活,还能购买到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
二、“直播 + 助农”模式助力陕西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直播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动“直播 + 助农”模式在陕西乡村产业振兴中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需大力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培训不应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到直播的各个环节。可邀请行业内经验丰富的直播从业者深入乡村,为有意愿从事直播助农的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内容涵盖直播设备的操作,例如如何调试摄像头、麦克风,怎样利用灯光营造最佳展示效果等;要注重提升主播在镜头前的表现力,教导其如何自然流畅地介绍农产品,如何巧妙地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以激发观众的购买兴趣。
此外,农产品专业知识培训也不容忽视。主播需深入了解不同农产品的生长特性,包括生长周期、适宜的生长环境等;掌握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如富含哪些维生素、矿物质等;知晓农产品的烹饪方法,以便在直播中为观众提供更多实用信息。
(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
农产品供应链的完善程度对“直播 + 助农”模式的成效起着关键作用。在物流配送方面,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陕西乡村地区地形复杂,物流配送面临诸多困难,但这不能成为阻碍农产品流通的借口。
政府应与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乡村道路的修建与维护,确保物流车辆能够顺利通行。要大力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农产品的新鲜度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能够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使消费者收到新鲜如初的农产品。
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方面,要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制定统一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标准,从源头上把控农产品质量。在生产环节,明确施肥、灌溉、修剪等操作规范;在加工环节,规定清洗、分级、包装等具体流程;在包装上,统一规格和标识,让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实现农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能够在直播销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三)创新直播内容与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直播市场中,陕西乡村直播助农若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在直播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内容创新上,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产品的展示和推销。要深入挖掘乡村的特色元素,如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可以在直播中安排民俗表演环节,让观众在购买农产品的同时,感受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邀请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到直播间,展示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将其与农产品相结合进行销售,增加直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直播形式也需有所突破。传统的直播大多是主播单向讲解,观众参与度较低。可以尝试采用更具互动性的直播形式,例如设置问答环节,让观众在直播过程中提出关于农产品的问题,主播及时给予解答;开展抽奖活动,观众参与互动就有机会获得农产品优惠券或小礼品。
(四)强化监管力度
为保障“直播 + 助农”模式的健康发展,强化监管力度刻不容缓。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直播销售农产品的抽检频率,不仅要检测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安全指标,还要对其品质、口感等进行评估。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使每一件农产品都能追溯到具体的产地、生产者等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找到责任人,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对于虚假宣传问题,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制定严格的审核标准。对于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等行为,一旦发现,要依法进行严厉处罚。
三、结语
“直播 + 助农”模式为陕西乡村产业振兴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直播 + 助农”模式有望在陕西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优化发展路径,陕西乡村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汪琪 , 薛瑞昌 . 乡村振兴战略下直播助农的升级发展路径研究[J]. 现代商业 ,2025,(07):58-61.
[2] 李晓晖 , 李梦苏 . 直播电商助农优化策略研究 [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5,(01):8-14.
李沛钰(1989—),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与传播。
魏雅楠(2004—),女,甘肃兰州人,本科。
项目来源: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业实践训练项目项目名称: 陕耀直播行——青春耕播·陕西好物传声项目编号 s20241439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