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与分析

作者

徐瑶

鼎信数智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91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项目管理的日益复杂,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逐渐成为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已经逐步难以满足现代建筑项目的需求,特别是在面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常见的变更、风险和复杂性时,如何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确控制与动态管理成为了工程管理的核心问题。动态管理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动态管理是指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对造价进行实时监控、评估和调整,以应对项目实施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实践分析,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动态管理的实施过程、方法和技术手段,并总结了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及面临的挑战,最终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研究表明,采用动态管理能够显著提高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力,减少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成本超支,同时提高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本文的研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在未来的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项目管理

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固定成本预算和管理方法已逐步暴露出许多不足。尤其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设计变更频繁、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往往无法及时应对这些变化,导致项目造价常常超出预期,给项目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成为了许多项目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要求项目管理者根据项目进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造价控制策略,实现对整个项目周期中所有成本的实时监控和调整。这种管理方法能够灵活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确保项目造价控制更加精确和可持续。

动态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其核心在于对项目成本的持续关注和调整。与传统的预算控制不同,动态管理不仅仅是在项目初期制定预算并按此执行,而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从项目启动到竣工,乃至后期的运营阶段,都要进行持续的成本评估和调整。在此过程中,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施工、采购、变更等,都需要实时监控,及时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反馈和调整。通过这一动态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项目中由于突发因素导致的成本超支,提升项目成本控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一、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背景

工程造价管理的传统方式通常依赖于预设的预算和计划,强调在项目实施初期制定准确的预算,并在项目过程中尽量不偏离该预算。然而,这种静态的预算控制方法往往无法应对项目中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大型、复杂的建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政策变化、市场波动、设计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在应对项目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动态管理应运而生,它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造价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在这一过程中,项目管理者通过定期审查、动态反馈和调整,保持对工程造价的持续控制。动态管理不仅要求项目经理及时发现项目进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预算和成本控制策略,从而达到对项目造价的精确控制。

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实施过程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进行的,因此其实施过程是连续而动态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项目开始时,制定一个初步的成本预算和项目计划。这个预算和计划是基于项目的初始设计、预估材料费用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编制的。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预算和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对预算进行评估和修正,确保预算与实际进度和需求相匹配。

其次,项目实施阶段是动态管理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项目管理者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通常,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者可以实时获取项目的各项数据,包括施工进度、材料采购情况、工人工资等信息,及时识别项目中可能出现的成本超支问题。此外,动态管理还要求项目管理者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变化,灵活调整造价控制策略。例如,在设计变更、采购价格波动或施工进度滞后的情况下,管理者需要根据实时信息对项目预算进行调整,确保造价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

三、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技术手段与工具

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和工具的应用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采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ERP(企业资源计划)、成本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动态监控。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信息化工具,能够通过三维建模和数据分析,实时反映项目的设计、施工进度和成本信息。通过将BIM模型与项目管理系统相结合,管理者可以在模型中实时查看工程的各个环节,并根据模型中提供的数据对预算进行调整。

此外,ERP系统和其他成本管理系统也在动态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系统能够将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帮助项目管理者实时了解项目的成本状况。通过这些信息化工具,项目管理者不仅能够实现对项目成本的精确计算和实时监控,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项目中的潜在风险,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项目成本的失控。

四、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实践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大型建筑项目和复杂工程中。以某大型房地产项目为例,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初期制定了一个详细的预算,并通过动态管理对项目成本进行了全过程监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原定的材料采购成本出现了明显上涨。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团队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迅速调整了采购计划和预算,并及时与供应商协商,成功将材料价格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避免了超支的风险。

然而,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项目管理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态调整能力和决策能力,而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其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资金和技术上的投入往往成为其应用动态管理的障碍。最后,尽管动态管理能够应对许多不确定性,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工程中出现的风险,尤其是不可抗力因素和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五、结论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面临的挑战。通过动态监控和实时调整预算,项目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项目中的各种变化,确保项目造价在可控范围内。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动态管理仍面临着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动态管理的目标,建筑行业应加大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提升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并推动行业标准的统一和普及。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将更加精准、高效,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勇,关金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C]//广东省国科电力科学研究院.第四届电力工程与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湖北)有限公司;,2023:2.DOI:10.26914/c.cnkihy.2023.072049.

[2]晏艺夫.浅谈古建筑易地修缮工程的造价管理控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23,21(05):481-486.

[3]陈金锡.建筑机电设备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J].居业,2023,(10):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