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
徐峰
330824198012144915 浙江 衢州
摘要:近几年,由于国家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水利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水工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混凝土。与其它的建筑材料相比,水泥具有更加丰富和广泛的优势,比如价格便宜,耐压性能好,而且与其它的建筑材料相比,它的寿命更长。因此,在水利建设中,混凝土已成为最常用的一种建材。文章通过对水利水电建设状况的阐述,开展相关的项目设计,对其进行研究与控制,提高其施工品质和安全生产。
关键词:水利水电;砼;项目建设;质量管理
1前言
由于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和美学趣味的不断提高,对建设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水利水电工程又是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与此同时,该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其建造的困难也比较大。在水工建筑中,由于没有相关的标准,所以,在工程中,很有可能会受到其它的因素的干扰。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节,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给降低到最低,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生命。正是由于水利建设中的混凝土容易被破坏,所以必须要对水利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设计,提高工程的质量。文章着重从一些对水工建筑中出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便于在水工建筑中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
2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是进行建设的依据,是保证建设质量的基本保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具有特殊性,其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各种因素的扰动,从而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说明,在进行水工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时,要有更多更广的考量,既要符合国家关于水工建筑所设置的有关法规和规范,又要将其所处的环境、人员安排等方面都要加以考虑,尽量减小对水利建筑砼的施工质量的冲击[1]。另外,在建成以后,水利设施各个部位的实际利用状况也要加以考虑,同时还要对建筑物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维修工作,留出对应的工作空间。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易发生损伤,然而,因其工作条件和工作条件的差别,使得其内部各部分损伤程度不尽相同。在进行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建设工程设计时,要将这种巨大的差别加以重视,既要将整个建筑物的损坏状况都纳入其中,又要对最容易受到腐蚀破坏的部位作出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并且要为以后的成果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通过设计可拆卸、可替换的结构来提高水利建筑物的服役年限,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为人们的居住生活带来更好的便利。
3水工施工混凝土施工的原料把控
3.1强化原料选材,保证产品的品质
工程中所用的材料是否满足工程规范,将关系到水工建筑建设中的砼是否达到规范的程度。在没有满足规范的原料条件下,就是有再高的施工技术,也不能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和规范的要求。所以,要正确地挑选原材料,正确地挑选材料,并不只是单纯地挑选原料,而是从原料的购买到储存的全过程,对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等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和控制,达到国家有关规定和规定。并制定了规范,定期对其进行检查。通过保证原料的品质,保证工程建设的品质。在生产过程中,骨料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粗骨料和细骨料,因此,必须注意两种集料的选用和选用。
按照相关规范挑选集料,保证集料的品质。降低集料中的有害物质对水利建设的作用,同时要对其进行定期监测,提前设定好应对变化发生后的应对方法。
3.2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要求
针对具体条件的不同,应对不同类型的砼进行合理的选用和配合比。采用各种配合比配制的砼具有不同的强度和服役年限,适应各种工况。在适当的情况下,合理的搭配,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寿命。使当地的生活环境更好,达到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先进行配合比的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来判定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要依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地调节混凝土的比例,例如,如果建筑物的体积比较大,那么在混凝土的比例中,要保证水泥浆料的质量,即大于140 kg/m3,同时要注意砂率和粗骨料的比例,为了保证两者的均衡,在施工时也要适当地使用较小的坍落度[2]。另外,在选用合适的配合比时,也要注意施工区域的天气,特别是雨水的条件,以及对原料的运送路程等方面的影响。而用水量与含水量也是一项关键技术,通过调整配合比,可提高水泥砼的品质,达到国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对其进行合理的掺加,使其具有更高的综合强度,并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掺入,例如,为了提高其流变特性,可以采用掺入的减水剂等掺料来实现其作用;在影响水泥凝固速度等方面,可采用加入早强剂等混合材料来达到;若要提高混凝土的耐用性,则可加入阻水剂等混合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在砼中掺入适当的外加剂,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3.3重视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尽管水工建筑施工混凝土的原料在运送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很久,但如果在运输期间的保管方法不对,仍然会对其原料造成一些影响,从而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对水泥输送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首先,就是要选用合适的交通工具,对于水工建筑建设中所用的材料,在运送过程中,要根据钢筋吊装、浇筑能力、仓面的具体状况和模板等进行运送。其次,要确保在运送中的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密封性,避免发生渗漏,渗漏,升温等现象,将对原料产生的冲击降到最低。另外,对于不同种类的物料,在搬运时要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避免出现混浆现象。第三,在运送水泥原料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使用一台运送到施工地点的机器,以降低因搬运而引起的浪费和时间费用。还要对交通线路进行合理的计划,尽可能地选取最短的交通线路,既节约了资金,又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在运送中对水泥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在运送的时候,也要保证混凝土具有与外界隔离和保持温度的适当的方法,从而降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气候、温度等因素引起的不利因素,保证了混凝土的品质,从而保证了水利建设的工程质量。
3.4对混凝土养护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了混凝土的灌注后,并不是说整个施工工作已经结束了,而是要对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这样才能让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更长的服务年限。其核心目标是让水泥进行充分的水合作用,加速其硬化,达到预期的强度,降低后期的环境和气候对混凝土产生的不利作用,防止在以后的服役期间,混凝土会发生开裂等问题。在进行养护工作时,要使混凝土表面长时间保持潮湿,同时要注意遮挡,尽量减小光照对养护进程的不利作用,这样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养护结果。
4结束语
在水工建筑的混凝土建设中,要通过对原材料的科学选用,对其进行合理的配合,还要注意对其原料的输送,保证其品质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使工程的质量符合国家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使其得到更好的维护,从而提高其施工的质量,从而使其符合我国的有关标准和规程。推动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国家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双伟.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1.
[2]肖晓斌.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