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微写作训练的创新策略
张露丹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621000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微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训练形式,以其篇幅短小、主题明确、贴近生活等特点,在提升学生写作兴趣、锻炼学生思维敏捷性和表达能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在探讨语文教学中微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微写作训练的现状,并提出一系列创新策略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微写作;创新策略;写作能力;教学改革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对语言文字的表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侧重于长篇大论的练习,而忽视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简短、精炼表达的需求,微写作作为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写作形式,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它鼓励学生围绕特定主题或情境,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增强了其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一、微写作训练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以长篇作文为主,学生容易因字数要求高、创作压力大而感到厌倦,微写作以其篇幅短小、形式灵活的特点,降低了写作门槛,使学生能够轻松上手,从而激发其写作兴趣,通过微写作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享受写作带来的乐趣,逐渐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锻炼学生思维敏捷性
微写作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快速构思和表达,这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不断的微写作训练,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在短时间内捕捉灵感、组织语言的能力,提高思维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三)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微写作虽然篇幅短小但要求语言精炼、表达准确,学生在进行微写作时需要仔细斟酌字词,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义,这种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传递信息。
二、微写作训练的现状分析
(一)认识程度不足
尽管微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但部分教师对微写作的认识仍显不足,他们可能认为微写作只是长篇写作的补充或辅助形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微写作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不够广泛和深入。
(二)教学内容单一
在当前的微写作训练中,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教师往往围绕教材或考试要求设计微写作题目,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写作需求,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影响微写作训练的效果。
(三)评价方法滞后
传统的写作评价方法往往注重对学生作品的整体评价,而忽视了微写作的特点和特殊要求。在微写作的评价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字数、语法等表面因素,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滞后的评价方法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微写作水平,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三、微写作训练的创新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写作视野
1.结合时事热点,引入新鲜素材
教师应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动态,将新鲜、有趣的素材引入微写作训练中,例如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流行文化等现象,设计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微写作题目,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了解社会、增长见识。
2.挖掘传统文化,传承经典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微写作训练的宝贵资源,教师可以选取经典诗词、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等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创作,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使其在写作中汲取灵感、提升表达能力。
3.开展跨学科整合,拓展写作领域
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尝试将语文微写作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科学等进行跨学科整合,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微写作题目,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还能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写作效果
1.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写作情感
教师可以根据微写作的主题或情境,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通过情境教学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主题、激发情感,从而写出更加真实、感人的作品。
2.引入信息技术,丰富写作形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微写作训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微写作的形式和载体,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微写作练习,或者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进行创作,这种新颖的写作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媒体素养。
3.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个性需求
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能够使学生各有所得、共同进步。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1.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微写作的评价中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新思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2.注重过程性评价
微写作训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构思速度、语言表达、修改能力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这种过程性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写作策略,还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反思的能力。
3.鼓励创造性评价
创造性是微写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微写作作品时,应鼓励其创造性思维和独特表达,对于具有新颖观点、独特构思的作品,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写作热情。
结束语:微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兴写作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锻炼思维敏捷性、增强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微写作训练仍存在认识程度不足、教学内容单一、评价方法滞后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微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潜力,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引入新鲜素材、挖掘传统文化、开展跨学科整合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采用情境教学、引入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等方法提升写作效果,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创造性评价等完善评价体系。相信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微写作训练必将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愔颖."微写作"嵌入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运用[J].教育,2016,000(003):00164-00164.
[2]王晓霞.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开展微写作训练的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1):147-149.
[3]陆来来."互联网+"引导下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3(9):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