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张心怡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215600
【摘要】低学段的口算训练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小学低级阶段,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培养,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数学学习,从而提高对他们智力的开发,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老师应该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有更好的数学基础。文章通过对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学段;口算能力;培养;策略
口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培养口算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小学中,对小学低级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们的口算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而且他们也不愿意进行口算训练,这就造成了他们的数学成绩难以提高,这也对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的口算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方法不合理,方法单一,习惯难养成等,造成了学生的口算水平低下。
一、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口算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口算教学枯燥无味。
目前来说,部分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只光着自己讲授,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结果的经历过程,虽然这样的课堂更具完整性,但是不利于孩子数学思维、计算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的计算,不光要会算,算的准确,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算理,在课堂上,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讲授数学知识,其实仅仅停留在表面内容,学生并没有对算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做题只会依葫芦画瓢,题目稍微一改变就不会了。除此之外,课堂上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没有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口算熟练度,这也使得慢的学生一直快不起来,跟不上教学进度。“灌输式”教学最大的劣势就在于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全身心参与发现数学、理解数学的过程,很难去解决数学问题,不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像数学这种对逻辑性要求比较高的科目,它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和严谨性,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口算能力的提升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更是让学生们很难保持自己的学习热情,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对口算能力的习惯培养。[1]
(二)学生学业压力的提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伴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同时,越来越多的课程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压力,这让学生的游戏时间受到了挤压,他们对学习和对口算练习失去了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小学低段数学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
(三)难以坚持的口算习惯。
坚持口算的习惯经常被很多家长和老师忽略,每次只图练习的量多,殊不知口算的培养重在坚持。在实际中,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关心程度远远不够,尤其是口算能力差的同学,在校不能及时完成,回家后家长又不能及时监督完成,往往一拖再拖,最后彻底失去对口算的兴趣,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口算有很多错误,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孩子越来越粗心大意,同样也会造成对口算的厌倦,丧失自信心,最后形成恶性循环。[2]
二、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路径
(一)趣味化教学。
低学段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融入到游戏情景中,这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新趋势。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恰恰相反,有趣好玩的游戏情景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兴趣和想探究的动力。所以,在培养口算能力时,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比赛竞争、开小火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达到一个理想的口算练习的效果。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创造更多好玩有趣的游戏形式,奖惩结合,将口算教学与趣味化教学进行很好的融合。
比如,拿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中的实践课《小小商店》为例,教师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购物的情景,部分小朋友做收银员,部分小朋友做顾客,购买、结账环节,很自然地就将口算融入到情景中了,在学生付钱找零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回顾与人民币相关的数学知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这就是将口算教学趣味化。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
系统化的数学教学方式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们可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些不适应性行为可能会与教师的教学目标产生矛盾,所以,为了确保学生的口算水平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关注那些慢的孩子,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机会,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从不同角度,用其他的计算方法和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要多多表扬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口算能力。
(三)实行小组协作,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在口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分组,把口算能力好的学生与有差距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这种协作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时也有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口算能力较弱的同学而言,好的环境能让他们更有动力,更有信心,同学的帮助有时比老师更有效;对于口算能力好的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进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全面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低学段的数学教育中,老师们要持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注重探讨式、启发式的教学,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静静.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有效路径分析[J].科普童话,2019(20).
[2]岳书锋.分析培养小学数学学生口算能力的有效路径[J].中华少年,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