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素质及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祝丽莉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本文为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2021年人才培养方案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拓展与提升研究》项目批准号:NYSJG2118
摘要:艺术设计旨在塑造出掌握全面设计的核心理论与实践,并且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以满足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需求。这样的专业人才将具备在各种领域如室内外环境设计、产品封面设计、图书编排、商业广告设计、公司形象规划、展览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成为一个全面的、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拥有创新思维这项基础技能,我根据我在教育领域的丰富实战经历,尝试从几个角度来研究和探讨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思维的培育。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思维;人才培养
引言:
艺术设计的创新性极强,而设计学正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创新行为的领域。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设计领域的关键与重点,其根本宗旨就是塑造出拥有独立创新精神并且拥有优秀设计专业技术的专业人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领域的核心环节,其主旨在于塑造富有创新精神与技巧的专业人士。对于提升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这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持久且全面的投入。所以,当前,探索和发展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技巧的教育方法显得尤为关键。
一、优化专业办学方位,多元化课程设置
首先,高校需要建立专业导师制度,以增强与行业的合作。通过邀请行业内的资深设计师担任导师,利用实际案例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行业的现状和趋势,为学生提供产业前沿的实践指导和专业建议,从而增加学生与行业的接触机会,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期望。同时,我们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充分考虑政府、学校和雇主等利益相关方对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增强学院与地方艺术产业领域的互动性,共享产业资源,创新教材体系,实行产学协同育人,以形成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共识。其次,我们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团队协作任务和跨学科培养内容的比重。设计项目的成功通常需要团队的配合,从创新思维、内容规划、细节设计到作品创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学科知识。通过在课程中增加团队协作任务,我们可以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形成各种特长人才之间的合作默契,寻找有效的交流方式,这是艺术学院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另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是培育实用型艺术人才的有效方法。高校需要对艺术生进行阶段性的培养,重点关注他们的专业兴趣、专业素质、专业实践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并通过举办各类比赛来推动人才的培养,鼓励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社会人文、教育心理等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推崇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以此来创新地利用新的科技进步成果,从而增强艺术设计的表达能力和影响力。
二、坚持现代化设计理念,强调中国特色与文化传承
首先,高校需要将新的发展观念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以培育出现代化的人才。在大学环境下,我们需要激励学生们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观念融入到他们的思维之中,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完全呈现出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其所处的时代特性。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去思考创新和创造,大胆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并给予创新的灵感以实际的意义;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一致,倡导绿色环保、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的设计方案。同时。高校需要致力于开放和共享,以包容的态度吸纳和借鉴国际设计的优秀创新元素,强化各方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中国设计行业的进步和国际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中国设计师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鼓励他们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以推动中国艺术设计的文化创新和发展。例如,各个艺术学院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区域性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产业的无缝对接。在规划人才培育策略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将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室、专业领域、科研主题以及毕业论文等。当高校实施艺术生赴海外交流学习的项目时,可以把个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视为一项申请标准,以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创新欲望
首先,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优秀的教师能够创造出吸引学生的情境。教师可以创建多个具有各自特色的模拟工地,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布线方案。在学生进行布线的过程中,模拟的实验环境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状况,例如没有电源或WIFI信号不佳等。教师需要协助学生在这些复杂的环境下设计布线方案。整个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在学生错误的答案出现时提供适当的指导。采用这种实际场景的教育方式,可以显著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和主动应对问题的热忱。其次,我们需要使学生在课程中产生满足感,并享受到创新和创造的喜悦。在创新和创业教育中,收益的部分起着关键作用,并非仅仅因为课堂教学的完成,就可以断定整个教育过程已经圆满结束。针对那些已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我们应当热烈推动他们去参与比赛、获取专利、获取资助。简而言之,创新和创业的教育需要充满仪式性,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成功的场景,这将激发他们未来继续尝试和创新的热忱。
结语: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融入与创业有关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在教育策略与手段上考虑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质、思考性质,并且强调对他们的思考创新方式以及实际操作技巧的训练。在培育创新型创业人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推动工作室式的教学和创业实践教学等方法,使得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实践化,创业教育的教学也更加实践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吴澜.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高职学院装潢设计创新实习实训改革研究[J].艺术科技,2019(6).11
[2]王立强,姚红媛,张娜,等.基于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J].大学教育, 2023(13):107-111.DOI:10.3969/j.issn.2095-3437.2023.1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