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多样化的作文练习对写作能力的影响

作者

刘生艳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本文通过多角度探讨多样化作文练习对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文章从语法训练、材料训练、题材训练和形式训练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语法训练重点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材料训练通过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题材训练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丰富表达技巧。形式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规范。多样化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但教师需要防止碎片化学习。多样化作文训练是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手段。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化情况指导,使学生在多样化练习中全面提高写作水平,成长为杰出的作文写学生。

关键词:多样化作文练习;初中生写作能力;语法训练;语言组织

引言

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作文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体裁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能力。在语法、词汇、标点等语言训练方面,多样化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多视角的练习还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不同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分析。当然,多样化练习也有必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出现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本文拟从多样化作文训练的语法、材料、题材、形式四个方面,探讨其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分析和讨论,使教师更好地运用多样化作文训练,有效提升初中生写作能力。

一、语法训练,增强语言组织能力

(一)句子结构训练

探讨多样化作文练习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这种练习能激发学生创作潜力,引导涉猎广泛话题,扩展思维广度。通过不同文体和表达目的的练习,学生运用语言更灵活,表达更准确生动。培养批判性思维,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清晰表达观点。多样化练习增强学生自信,在不同写作中进步,面对挑战更有动力。过于多样化可能令学生困惑,难集中深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练习,综合激发创作、提升表达、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效果。

(二)词语运用训练

初中时期的写作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多样化的作文练习可以从多个角度影响学生的写作技能。它们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涵盖不同主题和体裁的写作挑战,拓宽思维,培养跨学科思考。举例来说,学生通过涉猎环境、人物、科学等各类主题,更灵活地运用语言,使表达更生动。多样化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不同类型的作文练习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清晰观点,这对写作能力至关重要。然而,需要教师在练习设计上适度引导学生,以防碎片化学习。通过激发创造力、提升表达能力和培养逻辑思维,学生将全面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考虑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推动写作能力全面成长。

(三)标点符号运用训练

多样化的作文练习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影响深远,标点符号的运用尤其关键。标点符号在句子的结构和节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恰当使用逗号、分号、句号等,句子更通顺,表达更清晰。举例来说,在探讨多样化练习影响时,用逗号列举因素,用分号连接相关独立句子,句子衔接更自然。标点符号还能传达情感和语气。通过感叹号、问号等,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和疑问。例如,在强调多样化练习积极影响时,感叹号可增强情感,引起共鸣。但需注意过度使用可能导致混乱。因此,在练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标点符号,避免滥用。多样化练习助力初中生写作能力,适当标点运用提升句子结构、节奏,使作文更准确、流畅,充满表现力。教师需培养标点意识,使学生在写作中巧妙地使用标点,传达精准信息和情感。

二、材料训练,丰富文章内容

(一)记叙文材料运用

在写记叙文时,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地观察生活,收集一些生动的故事材料。例如,我们可以记录一次参观科技馆的整个过程,把参观过程中看到的展览内容、所思所感等都详细地写下来。这些第一手的详实观察材料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基础。在组织这些材料时,我们要注意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它们之间连贯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各个材料的完整性,不要遗漏重要细节。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在描写观察材料时,可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描绘场景和过程的细节,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在记叙文中需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性,避免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在字数控制上,我们要合理设置文章篇幅,不要写得太长或太短,要合乎文章题材需要。收集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组织材料要连贯完整,遣词造句要准确清晰,对材料进行生动描写,这都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环节。

(二)说明文材料运用

需要根据写作题目广泛收集各种相关材料。以说明手机使用为例,我们可以收集手机硬件系统的相关知识,如通讯原理、操作系统、处理器等背景知识材料。还可以收集手机软件的使用知识,如各种预装应用程序的功能介绍、参数配置等详细材料。在组织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顺序,一般先介绍背景知识,再说明具体的操作内容。同时要确保材料的连贯性,避免出现逻辑不通的情况。在使用材料时,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不要使用过于艰深的词汇,并配合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增加可读性。说明文需要准确,所以要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歧义,有些关键数据可以适当引用进来增强说服力。考虑到篇幅,说明文一般不能写得太长,要合理掌握文章分量。收集全面材料、组织结构合理、语言简明规范是写好说明文的三个关键。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使说明文内容完整,层次分明,易于被读者理解。

(三)议论文材料运用

要广泛地收集与论题相关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包括论题的背景资料、范例、数据统计等。例如,如果要探讨互联网的影响,可以先收集互联网发展的背景资料,以及已经产生的一些影响的实例,这样可以使论述基于充分的事实基础。然后,要收集论证方面的材料,像专家观点、科研数据、前人理论等,这些材料可以形成论据,用于佐证观点。在组织材料时,要注意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脱节的情况。不同材料要互相补充,使文章内容连贯成整体。在使用材料时,要根据议论文的特点,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并适当引用权威数据,增加论点的说服力。考虑到篇幅,一般不能过多展开,要合理精简材料。收集全面丰富的材料,组织连贯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准确,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这可以使议论文更具说服力,更能打动读者。

三、题材训练,扩展写作视野

(一)描写性题材练习

描写性题材练习要求学生生动、详实地描绘人物、场景或事件,以传达情感和观点。在多样化的写作练习中,这种题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这些练习,学生需要培养观察力,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捕捉那些有意义的元素。这些真实的细节会使描写更具有力量和说服力。在组织这些细节时,学生需要选择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元素,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无关紧要的信息。此外,学生还需要发挥想象力,巧妙地运用比喻、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以让平实的描写更富有诗意。但是,他们也要保持写作的真实感。在语言方面,使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可以让描写更加栩栩如生。文章整体应保持紧凑的结构,避免过多的口语化表达。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练习描写性题材,学生的观察力、联想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二)叙事性题材练习

叙事性题材练习要求学生以故事的方式,将事件或经历进行生动、有趣的叙述。这种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叙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情感表达。他们需要构建情节、刻画人物,使故事更加吸引人。例如,在叙述多样化作文练习的收获时,学生可以通过描绘自己在不同类型作文中的尝试和突破,使故事更具感染力。学生在叙事性题材练习中也需要注意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情节跳跃、人物行为不合理等问题可能导致故事不流畅。因此,在指导学生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情节,保持故事的逻辑性。初中时期的多样化作文练习中,叙事性题材练习在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和表达技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文章《奔》,其中一句“马儿奔驰地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声在耳畔有节奏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曲欢快的流行乐不停地重复播放,可那并不乏味,因为我,正在马上。”生动地描绘了马儿奔跑的情景,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奔跑的速度与激情。这样的描写让整个故事更具吸引力,读者可以清晰地想象主人公与马一同奔驰的场景。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在叙事性题材练习中,注重情节和细节描写,以营造生动的画面效果。

(三)抒情性题材练习

抒情性题材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意和文字感受力,使他们通过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内心的情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例如,在抒发多样化作文练习带来的成长感受时,学生可以通过修辞的手法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如“心似乎轻了许多,步伐轻快了不少”,从而增强文章的情感共鸣。这种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鲜活。抒情性题材练习中,学生需要注重情感的真实和表达的适度,以保持文章的情感共鸣和感染力。通过用真实的情感渲染文字,使作文更加饱含情感,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生的文章《不错过那曲梵音》中,“心似乎轻了许多,步伐轻快了不少”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在梵音的陪伴下,内心的压力得到减轻,心情变得更加轻松愉快的情感。这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读者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形式训练,掌握写作规范

(一)记叙文体裁训练

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要求学生以生动的语言和连贯的情节叙述事件经过。举例说明,我曾阅读过一篇题为《父亲的双手是最美的》的文章,以描绘父爱的伟大之美。故事通过描述父亲的双手,粗硬的指节、老茧和裂痕,展现了一种内在的美。从学生的儿时开始,父亲的双手牵引着学生成长,一同走过孩提时光,承载着生活的坚韧和沧桑。这双手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如挑扛重物、修理家电等。父亲的教育方式也通过双手表现,虽不温言细语,却鞭策着孩子前进。在家庭困难时,父亲用勤劳的双手学习炒股,为家庭带来新的希望。文章以总结和反思作结,引发共鸣,呼应记叙文的表达要求。记叙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情节,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和生活的美好。

(二)说明文体裁训练

初中时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多样的作文练习提供丰富实践机会,尤其需要重视说明文训练。对初中生,可从以下几方面锻炼说明文写作:选择贴近生活、吸引学生兴趣的题材,如介绍运动规则、生活技巧等,以提高积极性。重点训练说明文基本结构,先概述对象,再逐一说明特点、步骤等。运用表示顺序和概括的词汇,如“首先”“然后”“最后”。提供范例让学生分析说明文特征,如使用现在时态、举例具体说明。反复练习模仿,掌握写作方法。注重检查学生覆述,确保准确理解并清晰表达,可组织互评,提高评改能力。

例如,在说明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句子来自学生的文章:

"我追求自由。就像空中那一朵朵棉花团,水中那一条条鱼儿群一般。我歆羡那种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不受外界条件的羁绊,倾心地停下脚步观赏春花秋月。自由,应是镌刻在每个人的意识里‘脱笼之鹄’或是对自由的强烈追求罢。" 这句话展示了学生对自由的追求,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自由与飘动的棉花和游动的鱼儿进行比较,强调了随心所欲的状态和摆脱羁绊的愿望。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到学生在文章中使用了说明文的特点,用具体的比喻和例子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的想法。

(三)议论文体裁训练

议论文是一种要求学生陈述观点、提出论据并加以分析的文体。在这种练习中,学生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同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对初中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训练:选择与自己有关或者关心的话题作为论述的主题,确保观点明确。在开篇部分,学生需要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使读者能够明白学生的立场。在正文部分,学生需要通过提供具体的事实、数据或者案例,进行合理的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来加强自己的论证,增加论文的说服力。在适当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对对立观点进行反驳,展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在结尾处,学生应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强调其重要性或影响。通过持续练习议论文体裁,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清晰的论述结构,提升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结论

多样化的作文练习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它们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涵盖不同题材和文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各种题材训练还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优化语言表达。形式训练则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规范。在语法和材料的训练方面,多样化练习能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使文章更流畅生动。它对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设计多样化练习,引导学生在不同题材和文体中练习,使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还需注意避免碎片化学习,保持练习针对性。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多样化作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优秀的作文写学生。

参考文献

[1]杨琴.以多样化的作文形式帮助学生“通阻”“开源”[J].新课程,2022(08):101.

[2]胡丽菲. 初中生历史小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

[3]欧阳晓燕.运用希沃白板进行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探索[J].课外语文,2022(07):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