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作者

陈静

衡东县杨林镇湾头洲小学 421400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侧重于机械的记忆和背诵,忽视了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探索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路径,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古诗词教学;路径探索

一、传统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朗读—背诵”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它忽视了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使学生难以真正领略到古诗词的美学魅力,机械的记忆和背诵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古诗词教学新路径的探索

针对传统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路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以下是从情境教学、多媒体应用、互动学习和文化渗透四个方面进行的具体探讨。

1.情境教学:营造诗词意境,增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与诗词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中,从而加深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小学四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营造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

以《江雪》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或播放雪景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景象。同时,播放悠扬的古筝曲,让学生闭目聆听,想象自己置身于大雪纷飞的江面上,与诗人柳宗元一同感受那份孤独与超脱。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诗词产生更深的共鸣。

2.多媒体应用: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动画、微课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包含庐山瀑布图片的PPT,通过动态展示瀑布的壮观景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震撼。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技术,模拟瀑布的水流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瀑布之旁,听到那轰鸣的水声,看到那飞溅的水花。这样的多媒体应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3.互动学习: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学习动力

互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互动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诗人王维和友人元二,通过对话的形式再现诗中的送别场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心情和动作。这样的互动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让他们模仿古人的风格,创作一首送别诗。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诗词知识和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互动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4.文化渗透: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渗透,让学生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以《春日》为例,教师在讲解诗句的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朱熹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宋代的文化背景。通过这样的文化渗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意,还能对宋代的文化和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朝代的诗词风格和文化特点,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在春节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春联和窗花,了解它们的历史和寓意;在中秋节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品尝月饼和赏月,感受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渗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新路径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在探索古诗词教学新路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情境创设、互动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虽然丰富多样,但教师在使用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资源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感体验。

3.注重文化渗透的适度性: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适度性,避免过度灌输或片面强调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4.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这些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源和挑战任务。

结束语: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关键时期,探索古诗词教学的新路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传统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情境教学、多媒体应用、互动学习和文化渗透等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意和情感体验。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注重文化渗透的适度性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等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马小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分析[J].精品生活, 2023(16):0040-0042.

[2] 欧可凤.新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探索[J].东西南北, 2021, 000(004):P.1-1.

[3] 王崇峰.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J]. 2021.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