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聚焦师幼互动的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与指导研究

作者

吕晓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堵第四幼儿园 010300

摘要:师幼互动应当是基于尊重、理解与支持的双向沟通,能促进幼儿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如何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是众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道难题。鉴于此,分析了师幼互动下,幼儿园半日活动所具备的特点,包括目的性、主体性、衔接性,就此探讨半日活动中的观察指导方法,望为教育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师幼互动;幼儿教育;半日活动;知识体系

半日活动是早期教育的一种形式,特点突出、丰富多样,包含了儿歌、舞蹈、手工制作、游戏等内容,活动环境温馨、舒适,契合适龄幼儿的行为需求。在这半日的活动中,如何捕捉幼儿转瞬即逝的成长时机?如何精准分析教育活动的成效、不足?又如何让每一次互动都成为幼儿身心发展的催化剂?种种问题在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心中打上了“问号”,亟待攻克。

一、师幼互动下幼儿园半日活动的特点

(一)目的明确

师幼互动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语言、行为、思想等层面的互动,更多指向了情感、认知、社会性培养等要素的发展。半日活动的设计要紧密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体现在活动的目标设定上,即活动旨在达成的具体教育效果。这样一来,活动有了清晰的方向,也为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互动行为提供了指导框架,确保师幼互动始终围绕目标进行,避免了互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主体突出

师幼互动并非随意或无序的,而是基于双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形成一种平等、协作的关系模式[1]。主体性在这里指的是师幼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对客体的管理、改造,而是双方在互动中均为主体,共同参与到活动的构建与推进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出现了变化,即从说教化的“规则制定者”,转变为幼儿进行一切活动的指导者,是以“伙伴”形式出现在幼教之中;幼儿也不再是被动学习的客体,而是成为活动的主体,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衔接紧凑

一方面是确保区域活动之间无空白地带,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轻柔的音乐或平易近人的语言,帮助幼儿从一种活动状态平稳过渡到另一种活动状态,既保证了活动的连贯性,又防止了幼儿因频繁转换活动而产生的不适应感。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活动节奏的精准把控上,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其自主选择玩法和同伴。或当观察到幼儿注意力分散时,及时介入,引入新的刺激点或调整活动内容,重新激发参与热情。

二、师幼互动的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指导策略

(一)情绪引领,亲和互动

情绪看似无形,却客观存在。当幼儿兴奋地奔向自选材料区,教师带着微笑询问“大家今天想玩什么呀”这样的询问,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更使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在自选活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幼儿会因为玩具分配、活动顺序等产生争执或不满。这时教师也不要急于介入,而是先观察幼儿的反应,理解其情绪。当发现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以平和的情绪,用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其思考“如果你是那个小朋友,你会怎么想呢?”、“怎么做可以让彼此都开心?”,从而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如何尊重他人和爱护玩具。

(二)自主决策,游戏自由

无论是选择游戏、还是制定规则,都要让幼儿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活动时告诉幼儿,今天大家可以自己选择想要玩的游戏区域,每个区域都预先准备好了丰富的材料,教师发放进区卡,让幼儿拿着卡片去自己感兴趣的区域玩耍,比如表演区有会唱歌的“瓶宝宝”,幼儿要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摇晃瓶子,为其配乐[2];建构区有各种积木、纸板、车辆,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搭建。敲定主题后,教师应适时提供一些建议,但更多的时候是要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如果有幼儿心血来潮,对城堡感兴趣,教师可提问引导“城墙是用大积木好,还是小积木好?”、“城边桥梁的木板又该如何选取?”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三)观察记录,精准支持

观察与记录要有持续性,深入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户外活动中,要留意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安全意识,如玩滑梯时,观察每个幼儿是否按规则有序玩耍,以及下滑过程中的姿势是否正确,是否懂得为其他小朋友留出空间;一日生活中,洗手、擦手、午睡,以及睡姿,都是重点记录内容;学习时,观察幼儿对活动的反应,如音乐游戏“五官歌”中,观察幼儿是否能听清歌词并准确指认自己的五官,根据记录内容反馈不同幼儿在听力水平、理解能力、认知发展上的区别;区域活动后的物品整理环节,观察幼儿是否能有序地整理玩具和材料,通过这些了解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结语

幼儿园半日活动作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载体,其活动质量高低与否,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生态至关重要。因此要突出师幼互动的重要性,体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教师功能的引导性,在不影响幼儿自然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指导,兼顾集体教学与个性化学习,从而不断适应幼儿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借助游戏记录本,完善幼儿园半日活动质量的自我评估[J].学前教育,2023,(Z1):33-35.

[2]雷雨帆.幼儿园半日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基于滞后序列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