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问题探析
裴淑梅
新疆和田地区广播电视台
摘要:伴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目前在我们国家新型媒体与现有的传统媒体相互间存在竞争关系。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理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以及应对时代的挑战,要改进新闻编辑人员的逻辑思维与创新编排方法,由此以来提高新闻的传播力,让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能够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下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媒体行业快步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创新问题
引言部分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的同时信息传播速度也逐渐变快,新媒体也依附各种网络平台走在信息传播的前茅,不但使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产生巨大变化。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要从实际工作出发,将广大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改变传统的模式,推动了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行业快步稳定发展。
一、电视新闻编辑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内容缺乏创新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的作用就是为了给人们传递重要信息,然而在部分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缺乏创新性、枯燥乏味,只是单纯的播报相关内容,不能激发观众的兴趣,很容易使得观众产生厌恶情绪[1]。除此之外,由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缺乏创新和吸引力,电视新闻对于广大群众的影响力就会大幅度下降。
(二)新闻的传播形式过于传统、单一
目前,电视新闻的编排方式过于陈旧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很容易导致电视新闻的编排布局出现混乱的现象,电视新闻节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相对来说也会变差,最主要的就是单一的、传统的编排方式,此方式会使得观众忽视新闻节目,同时还会降低新闻节目中信息传播的重视度[2]。
(三)传统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较低
新媒体的两个显著特点就是快、广,快所指是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高于在新闻宣传内容上的传播速度,可以迅速地将新闻内容传播出来,广则指的是在新闻的传播范围上,新媒体的使用人数很多,传播群体数量大,可以实现广泛传播。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高以及范围广泛,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可以迅速将新闻内容正确传播,同时涉及的传播范围比较广,且传播群体数量也逐渐大,可以有效实现广泛传播。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时效性和广度明显较低。
(四)新闻编辑在编排新闻时缺少互动和持续报道。
地方台传统的新闻编辑一般通用对新闻稿件的文字进行修改,稿件和结构进行调整,这样编辑出来的广播电视新闻都是内容比较单一,形式不新颖。缺少互动和持续报道,新闻传播的效果就会减弱。还就就是新闻编辑字编辑新闻过程中表现方式还是比较单一,没有办法效突出新闻重点,受众对新闻关注度的不明显。近年来,新闻媒体迅速发展,各类现场直播在播出节目中占比很大,这样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对编辑的新闻进行系统编排,提高新闻内容质量。因此,在新时下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才能够适应当前新闻编排特点和传播特性,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更强的编辑能力和水平,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
(一)要不断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形式
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改进与创新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形式,太过于单一的电视新闻编辑形式会导致新闻节目的效率大幅度下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从创新新闻的形式和内容。并及时改进与优化传统的新闻编辑形式,同时还要改变广播电视新闻在观众心中比较呆板的印象[3]。对编辑形式进行创新和优化的时候,同时也要加强电视编辑的应对性,学习新媒体新闻编辑的优点,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加强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播出传播方式,能够适应当前新时代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 二 )要在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内容上下功夫
近些年,由于电视收视率逐年下降,主要是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以外,电视新闻的内容本身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编辑上缺乏突出主题主题和内容上不深,比如:会议新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文稿不宜过长,需要提炼报道的重要内容,把老百姓需要关心的热点问题重点报道,不能使用全篇的会议画面,应当适量的使用字幕、图形。特别是民生类的新闻,一定要把报道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突出报道,在丰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题内容的的报道视角,使新闻内容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例如,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依托“和田拉面”这一品牌美食,带动万人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我台在《和田新闻》中开设的和田食堂专栏,报道中我们不断创新形式,围绕和田的美食,及美食背后的风俗文化展开;用纪实手法向观众展现了真实的和田民族风情和特色的美食,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不断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平台
与现阶段的新媒体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传输的最大短板就是没办法实现接收设备的移动性,目前只能实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网络点播和回放等功能,但是观众并不满足,也尚未培养人们固定的收视习惯[4]。因此在该形势下,对电视新闻编辑平台进行有效创新非常重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不能只盯着传统媒体这一个传播渠道,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种传播渠道,让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材,能够适应当前新媒体各个平台传播。
三 、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有效培养方式
(一)强化编辑人员的业务理论学习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适应当前新媒体发展趋势,要有开放思维方式,增强政治敏感性,熟练掌握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了解各类信息,切实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要转变思维方式,知道观众需要什么,编辑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在日常工作期间,必须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对党的大政方针和宣传政策明确了解,增强业务理论的学习,通过日常岗位练兵、网络和脱产培训,特别是学习中央台、省台的新闻编排技巧。比如,可以参加一些关于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座谈会,向资深的采编专家请教,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
(二)提高重视和掌握新的传播技术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源。所以,要想提高自身媒体的竞争力,主要是要掌握新闻点把新闻内容做好。这样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的标题和内容上做文章,要善于用标题抓住观众的眼球,让观众一看新闻标题就有想了解新闻的欲望,还需要用观众喜欢的语言,讲话老百姓的生活,讲好和田故事,这样的新闻内容就比较接地气观众自然就喜欢看。其次,编辑人员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巧妙地利用,经过充分应用各类编辑方法创作出更具个性化的新闻节目,这样一来,群众愿意看了,也增强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三)创新和改进节目编排
现如今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媒体传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编辑人员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巧妙地利用,这样以来才能够更好地为电视新闻服务,增加电视新闻传播的渠道。例如我台开通的了微信公众号,将每天的新闻中上传至公众号中,同时将每天的新闻上传的和田发布APP中,这样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浏览和田新闻、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广度。
(四)走出创新误区,找准创新着力点
假如说一个地方媒体没有受众的支持,不能够正确的引导受众的想法,那就失去了影响力和传播力,也就是仅仅在形式上的保留,实质上基本上就要不存在了。新闻资源对每个广播电视台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资源优势,如果没有创新,优质的价值也就不存在,这无形中就会影响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同样地方台的竞争力也会减弱,因此,在新闻创新中,我们不能粗鲁地模仿别人走过的老路,缺乏自身的特色和个性。这样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增加思维惰性。我们要找准创新意识的切入口,树立文化创新意识,精品创新意识,现代创新意识,避免走进创新误区。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认清新时代的特征,同时还要增强编辑人员的观念,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新闻节目,吸引观众的眼球,并全面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源. 电视新闻编辑创新问题分析[J]. 视界观, 2020.
[2]张巍. 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力的培养之路探析[J]. 新闻文化建设, 2021(17):2.
[3]刘丽娜.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探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1.
[4] 屠善智. 基于融合媒体视角下电视新闻采编创新[J]. 中国新通信, 2020, (0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