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在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实践
徐蕾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现代职业教育在构建终身学习型未来社区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职业教育的灵活性、数字化创新和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探讨其对未来社区建设的支撑作用。职业教育不仅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导向的技能培训,也为各年龄段的社会成员创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满足日益多元化的社区学习需求。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作能够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培训服务,促进社区的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杭州市钱塘区老年大学学员的意见,探讨职业教育在满足社区老年群体终身学习需求、推动社区数字化转型以及提升社区教育服务中的实际作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推动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终身学习,未来社区,学习型社会,数字化转型,社区教育
项目来源:2023-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科研课题
课题编号:2023-24
一、引言
自1968年罗勃特·哈钦斯(R.M. Hutchins)首次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起,至1995年欧盟发布《教与学:迈向学习型社会》的白皮书,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基础框架。学习型社会已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指南。在欧盟的倡导下,众多国家和地区将建设学习型社会视为21世纪的主要目标,并以此规划其教育发展的未来蓝图(陈肖庚,2011)。2023年教育部印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旨在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该通知指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统筹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服务学习者终身学习为中心,强调城市与乡村的教育资源整合,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增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全民阅读,创建智能化和体验式的学习场景等。
浙江省政府发布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浙政发〔2019〕8号)(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标志着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的全面启动。《试点方案》明确了未来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任务要求和保障措施,为后续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关于高质量营造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实施意见》(浙发改基综〔2020〕195号)提出,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满足居民个性化学习需求,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未来教育场景,加速建设泛在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些政策强调了教育普及和终身学习理念在未来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终身学习机会,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此外,《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提出要鼓励和支持第三方专业智库为试点建设提供创新研究与服务,为职业教育机构参与未来社区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合作机会。
二、文献综述
社区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学习型社区的发展。因此,在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成为首要任务。终身学习型未来社区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它通过数字化教育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旨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国家。学习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型,将教育和学习放在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被认为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关键路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强调了城市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突出了学习型城市在社会实践中的关键性。而现代职业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构建终身学习型未来社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促进教育公平
职业教育可有效提升教育的公平性。职业教育通过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有助于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崔延磊,2020)。这种教育形式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从而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UNESCO,2015)从全球视角探讨了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中的重要性,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缩小教育和技能差距中的关键作用。职业教育不仅为年轻人提供教育和培训,也为成年人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2023年教育部印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中强调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黄建荣(2021)探讨了职业教育如何为社会各年龄层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撑,并指出了职业教育对成年人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的特殊贡献。
(二)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案例也有被中外学者关注并分析,这种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报告中分析了多个国家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合作的成功案例,探讨了职业教育如何增强社区教育服务的能力,并为本地居民提供灵活的学习和培训选择,从而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OECD,2019)。Smith, J., & Taylor, L. (2020)在文献中提出职业学校可以与社区学院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提供培训,可增强社区的教育服务能力。
(三)推动教育创新
国内外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普遍指出,职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上的创新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实践。Chen, X. 和 Li, Y.(2021)从国际视角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创新如何为社区教育注入活力,并强调了其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欧阳春(2018)从学习型社区的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在促进社区学习、提升社区成员技能方面的创新实践。李国华(2020)研究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强调其在应对社会需求变化、特别是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中的关键地位。此外,刘明杰(2017)指出,职业教育在终身学习和社会适应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其灵活的教育模式适应了快速变化的社区需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价值。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在未来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以杭州市钱塘区老年大学为例,研究职业教育如何满足未来社区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提升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与生活质量,推动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尤其在钱塘区老年大学中,分析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研究还将探讨现代职业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融合模式,分析其如何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以提升服务水平。与此同时,研究将关注职业教育在社区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探索其如何帮助居民适应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技能,改善生活质量。最终,本研究希望为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特别是在现代职业教育领域,为其他地区的未来社区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目标对象为杭州市钱塘区老年大学的学员。问卷设计涵盖六个部分:基本信息、终身学习态度、学习资源与途径、社区学习需求与期望、技术与学习的结合、以及学习成果展示与分享,旨在全面了解学员对现代职业教育和未来社区建设的看法与需求。
根据2024年上半年钱塘区的招生情况,初步发放了30份问卷,最终回收了17份有效问卷,形成了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基础。数据分析中,将采用描述性统计来概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观点,并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探索不同背景学员间的差异。对于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研究将进行内容分析,以提取关键主题和模式,获取更深层次的见解。尽管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可能有限,但这些数据对于理解现代职业教育在构建终身学习型未来社区中的作用具有一定启发。
四、研究分析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杭州市钱塘区老年大学的学员对于现代职业教育及终身学习型未来社区构建的看法和需求。有效问卷共计17份,以下是基于这些数据的详细分析。
(一)基本信息分析
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65岁(29.41%)和60岁以下(41.18%),表明参与终身学习的老年人群具有较广的年龄跨度。性别方面,所有有效问卷均来自女性,这可能反映了该社区中女性对终身学习的更高参与度。在教育背景上,58.82%的学员拥有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41.18%的学员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表明参与学习的学员整体学历水平较高。
(二)终身学习态度与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员(88.24%)认为终身学习对老年人极为重要,尤其在保持思维活跃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学员参与终身学习的主要动机包括个人兴趣和爱好(88.24%)、维护身心健康(88.24%)以及跟上时代发展(88.24%),这些因素共同驱动了学员对持续学习的积极态度。由此可见,个人发展和健康维护不仅是老年人主动参与学习的核心动力,还反映出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丰富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强烈需求。此外,这一结果表明,老年人对新时代知识和技能的渴求,使他们将终身学习视为保持活力和适应现代生活的重要手段,从而推动了他们对终身教育的高度重视。
(三)学习资源与途径
调查显示,学员获取学习资源的主要途径是社区中心或老年大学,这表明社区教育平台在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提供便捷学习机会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学习渠道也受到广泛使用,达64.71%的学员选择通过网络获取资源。这一数据反映出数字技术在终身学习中的广泛渗透,说明老年人对数字化资源的接受度不断提升,数字技术正逐渐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此外,这也显示出学员对灵活学习方式的需求,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选择,拓宽了学习的途径和内容。这一趋势表明,结合数字化手段与传统社区教育模式有望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终身学习的质量和覆盖面,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终身学习型社区的需求与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对当前社区或老年大学所提供的终身学习机会普遍感到满意,这表明现有的终身学习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员的基础需求。然而,学员也表达了对更多样化学习内容的强烈期望。具体来说,76.47%的学员希望社区增加健康养生知识讲座,以满足他们对身体保健与生活质量提升的关注;同样比例的学员希望学习传统文化和艺术课程,反映出他们对文化传承与自我修养的兴趣。此外,70.59%的学员对旅游与户外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显示出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延展社交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需求。
在学习支持方面,100%的学员希望由专业讲师和导师授课,成为老年人学习的重要诉求;76.47%的学员希望获得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相关课程支持,体现出他们对更深层次文化理解的渴望;而70.59%的学员则期望社区能够组织更多户外活动,增强互动与社交。同时,64.71%的学员对电脑和智能手机类培训抱有期待,反映出他们对数字技能的提升需求,意在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生活。此外,41.18%的学员希望社区学习活动能够开放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机会,彰显出他们在学习中增进家庭互动的需求。
总体来看,学员对终身学习型社区的需求多元且具体,不仅涉及知识的扩展,更关注身心健康、社交互动、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这些需求表明,未来的终身学习型社区可以通过丰富课程内容、提供多样化学习场景和家庭友好的互动形式来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
(五)技术与学习的结合
调查数据显示,52.94%的学员表示非常愿意并已在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这反映了本期老年学员对数字技术有较高的接受度,表明他们已将数字工具视为获取知识和扩展学习的一种便捷途径。同时,82.35%的学员表示愿意尝试数字化学习,但前提是能够获得必要的指导支持。这表明,虽然学员总体上对数字技术持积极态度,但实际使用中仍面临操作难度和知识不足的挑战。因此,社区可以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学习支持,组织定期的数字技能培训班,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员熟悉常用学习平台、提高数字素养。这不仅能促进他们对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还能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字设备的信心和能力,为学员更广泛地参与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六)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
调查显示,41.18%的学员非常愿意分享学习成果,64.71%的学员则表示需要一定的鼓励才会参与分享。这表明,尽管部分学员具备主动展示学习成果的意愿,但更多学员在参与分享时需要外在的激励。为了提升学员的参与度,社区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如奖励制度、荣誉表彰或积分兑换等,来鼓励学员积极分享学习成果。这种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参与热情,也能让他们从展示成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可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此外,学员普遍表示希望社区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100%)来展示学习成果,为社区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向。这类活动不仅有助于学员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还能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成员投入到终身学习中。同时,这种展示形式能够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措施与建议
(一)政策引导与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政策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美丽城市、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有机贯通的美丽浙江建设体系”的决策部署。以城区为基本单元推进美丽城市建设,浙江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创新路径,设立“现代城市实践区”,推动未来社区建设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集未来社区、智能工厂、数字治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建设标杆示范区。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提升办学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为职业教育与未来社区建设的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通过建设产教融合新型平台和项目,如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县域产业学院等,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实现校企共同开发生产实践项目,推动职业教育与未来社区建设的深度融合。同时,建立共享实训基地和企业培训基地,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以高起点谋划和高标准实施为目标,浙江省明确提出高水平职业大学的建设路径,通过整合全省优质教育资源,推动组建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这些新型本科职业院校将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学科专业,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能力,为实现产业升级优化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匹配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需适应产业跃迁需要,优先满足优势产业核心技能人才需求,并适度超前布局,以适应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致力于持续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建设,其中包括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资源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进优质师资和先进教学设备,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
(四)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可以拓展职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共治,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优化,为未来社区建设提供内生动力。依托全省社区教育办学网络,统筹设置老年学堂和未来社区常青课堂,面向老年人提供长学制课程和短期学习活动,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新智慧学习模式,构建社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资讯查询、事项办理、场所导航、活动参与、课程报名等便民教育服务的一体化集成。
(五)扩大职业教育的受益范围
建设全民数字学习平台,依托该平台整合校内外、线上线下的技能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集成共享,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构建资源融通与共建共享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开放。通过这一平台,技能教育资源更加便捷地触达广大社会群体,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普及度,为全民学习和技能提升提供广泛支持,助力打造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陈肖庚.学习型社区研究[J].成人教育, 2011(9):4.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1.09.001.
[2]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 教职成函〔2023〕9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cxsh/202309/t20230914_1080240.html
[3]浙江省发改委.《关于高质量营造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实施意见》:浙发改基综〔2020〕195号[EB/OL].https://fzggw.zj.gov.cn/art/2021/1/11/art_1229123351_2225619.html
[4]Chen, X., & Li, Y. (2021).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Learning: Innovations and Impac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73(3), 368-382.
[5]欧阳春. (2018). 基于职业教育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 社区教育杂志, 6(1), 24-30.
[6]刘明杰. (2017).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 连接未来的桥梁. 职业教育评论, 3(5), 40-49.
[7]李国华. (2020). 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教育理论与实践, 8(2), 72-81.
[8]崔延磊. (2020). 职业教育与教育公平的关系研究. 教育公平与发展, 12(4), 56-64
[9]UNESCO. (2015). 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10]Smith, J., & Taylor, L. (2020). Collabo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Community Colleges: Enhancing Community Educa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72(4), 385-398.
[11]OECD. (2019).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Best Practic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Paris: OECD Publishing.
[12]黄建荣. (2021).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 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发展, 9(4), 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