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路径

作者

王玲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枣市中心小学412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长期留守在农村或城市的儿童,他们往往缺乏家庭的直接关爱和教育,面临着情感缺失、学习困难、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兼班主任,其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业困难、心理问题、情感缺失和生活照顾不足等。小学语文班主任作为与留守儿童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者之一,肩负着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责任,因此探索小学语文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认识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

留守儿童群体庞大,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他们往往由祖辈或其他亲属代为抚养,这种隔代抚养或寄养方式容易导致教育监管不力、情感交流缺失等问题。在学业上,留守儿童可能因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督和辅导,学习成绩不佳;在心理上,他们可能因长期与父母分离而产生孤独感、焦虑感和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语文课堂,渗透人文关怀

1.口语交际板块的利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其中口语交际板块尤为重要,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板块,有针对性地安排说话内容,对留守儿童实施人文关怀[1]。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关爱女孩,防止性侵”为主题的说话训练。在这次活动中,班主任首先向学生介绍性侵的概念和危害,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师生对话,班主任了解到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潜在风险,如缺乏家庭关爱、容易受到陌生人的欺骗等;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给予了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危险境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2.课文解读中的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所选课文往往富含深厚的情感色彩和人文关怀。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文为例,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与经历,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和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生动地体验课文情境,还能在扮演过程中感受到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加深对关爱价值的认同。在进行朗读比赛时,班主任鼓励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变化,用恰当的语速和语调表达文字背后的情感层次,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情感共鸣点,理解亲情的可贵及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种方式,帮助他们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结合课文内容,班主任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关爱。例如,在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班主任可以设置问题,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如何关心你身边的留守儿童?”这种讨论能促进学生思考,并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在情感上得到丰富和补充,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所缺失的关爱和关注[2]。

(二)定期开展关爱谈话,了解学生情况

在教育教学中,每一位班主任都如同一位细心的园丁,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班主任的角色更是至关重要,定期与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关爱谈话,成为了连接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这样的交流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慰藉,更是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状态、学习进度和心理变化的窗口。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需展现出最大的耐心与关怀,用心聆听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情感表达,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倾听,更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被重视。在学生分享他们的快乐、困惑和痛苦时,班主任要以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建议和帮助。通过这些深入的交谈,班主任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指导和心理支持。对于学习成绩有所落后的学生,班主任可以根据其实际能力,制定出一套既切实可行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计划,鼓励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成绩;对于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班主任的任务则更为细致和复杂,除了要积极引导与同学玩耍和交流外,班主任还可以推荐一些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书籍,或是组织一些能够促进情绪释放和自我认知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保持心理健康[3]。

(三)组织多元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中,班主任扮演着桥梁与灯塔的角色,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这些孩子搭建起通往快乐与成长的桥梁。

教师可以针对学习比较薄弱的留守儿童开展学习集训,在集训中可以融入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学习动力;科技活动的引入则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通过编程、机器人制作等前沿科技项目,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充分激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运动会与文艺演出的举办,更是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融入集体的绝佳平台,在赛场上他们挥洒汗水,体验竞争与合作的乐趣;在舞台上,他们自信满满,用才艺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团结协作。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活动,留守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他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更多的滋养与关怀。

总之,小学语文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利用语文课堂,渗透人文关怀、定期开展关爱谈话,了解学生情况以及组织多元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可以有效地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困难,健康成长。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人格魅力,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胡晓云.农村小学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 2022(2):124-125.

[2] 郇玉红.关于乡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思考[J].天津教育, 2020(36):2.

[3] 卢金爱.浅谈乡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J].素质教育论坛, 2018, 000(001):P.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