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究

作者

张祥

甘肃省武威第十三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我国传统的道德观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在教育改革以后,国家对于德育工作又提出新要求,“立德树人”作为一项具体目标要求被各个学校纳入德育工作的目标计划中,并明确了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型人才的目标。初中教育是最基础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此,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讨初中体育教育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使立德树人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得到落实。

关键词:初中体育;立德树人;课堂教学;改革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课改”发展关键时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精神,助推新课标落地实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对于德行品质优良的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大目标,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工作重中之重。作为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初中体育教育中理应明确这一点,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积极围绕德育教育这个中心,促进初中体育教育的改革,并积极的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促进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远大志向,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做贡献。

一、初中体育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

1.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对初中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就是培育对象、培养方式、培育主体这些基本性的内容,对初中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古至今,国家都是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尤其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而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理应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初中生知道中国特色谁注意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与使命,对于学生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生接触社会不多,正确的引导初中生就会朝着积极向上、正确的方向发展。初中生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还没有完全养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熏陶"。根据初中生发展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德育教育,培育学生的正确“三观”,引导初中生自己形成坚毅不拔的品质,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不断推动促进初中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成为全面发展型新时代人才。

3.有助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以来,打破传统教育思维,开始强调初中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德育在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生拥有良好的品格和性格,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在国际间的竞争力提升,对于人才的素质、综合能力、意志品质等都是一种综合性的考验,而初中生作为国家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用于一个正确的道德观,一个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将德育贯彻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

二、初中体育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的困境

1.教师对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认知较低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很难以初中生为主体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认知较低,或者可以认为不知道如何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尤其是体育课程这类辅助学科,学校和教师本就对这类课程较为忽视,且更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和成绩等的提升。

2.体育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体育教师对于初中教育起到很大的影响,现阶段在初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体育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少部分教师无法为初中生进行正确的体能引导,不能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缺少创新,教学效果不理想。

3.家庭与学校配合力度不够

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德育教育的开展是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相互合作,支持和认可老师们的工作的。但是在实际上教育工作中,家长们盲目的认为初中教育是由学校负责的,和家长的关系不太大;或者一部分家长认为初中生在生活中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在长大以后就会改正过来的,并没有重视到家庭教育中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家长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学生,不在意教师的想法和建议。

三、初中体育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对策

1.初中体育课程制定德育工作目标

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体育课程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抓手,借此培养学生养成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课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安排一些适合学生的运动作业,使学生能够养成长久坚持锻炼的好习惯,这也是对学生耐力的培养。

例如,学生使用器械,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注意保护自己、爱护公物,还可以组织一些对抗性的活动,培养大家的协作能力、配合能力、组织能力等,落实德育思想。总之,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其中涉及的德育思想,并结合不同年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目标,通过设定合理的德育教育目标,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建立一支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

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初中教育整体水平,所以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要组建一支优秀的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强调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以及强化初中教师对于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使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初中生,为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规范引导初中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忠于职责、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因此,学校必须以高标准来规范初中生教师的行为,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初中生教师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工作必须做到严格律己,注重言行,树立师德风范,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3.建立完善的家园联合培养机制

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需要家长、老师和学校共同努力的,所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家园联合培养机制,提高家长对初中体育德育教育的重视。

例如,学校首先应向学生家长讲述体育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改变家长传统的想法,发动号召家长“入群”带领引导学生共同学习锻炼,采取“家校联合”方式,促进锻炼目标的达成;其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们了解学校的工作成效以及初中生的表现,收集家长们的意见和想法,改进初中体育德育教育的方式,使家庭教育融入到初中体育德育教育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采取灵活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抓住初中生的特点,在德育教育中体现初中生的主体性,选择适合初中生特点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行教育,培育正确的“三观”和正能量,促进良好高尚的品质,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超.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06):30-31.

[2]高彦强.浅谈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践行[J].试题与研究,2022,(18):104-105.

[3]张庆,李百成.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