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杨程怡

中国戏曲学院

【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实施并不断取得实效,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和效度双线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如何持续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协同高质量发展,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整体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党建引领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要求,二者构成了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6(001)]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统一起来,为新时代下推进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学生党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阐述,探析二者辩证关系,探索实现二者协同发展的有益路径。

一、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概念辨析

党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二者思想同源、目标同向,发挥好二者协同育人的作用,首先要对大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辨析。

(一)高校学生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此重要论述为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确立了基本原则与实践导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聚焦于学生党员及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它遵循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标准,并结合青年学生的成长特性和教育规律,由高等院校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学生群体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和管理实践。这些活动旨在系统性地培养和教育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及党员,涵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多个维度,全面促进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发展。推动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是高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针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引导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转化为思想学习工作的源动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就在于启发和提高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关社会主义事业的观念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领导高校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乃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之举。

(三)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指的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和多赢效果。强调不同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同源、目标同向,可以运用协同发展的理念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整合育人资源,促进各工作流程的协同配合,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让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能够引领学生思想,促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坚定,培养出对党忠诚、理想坚定的优秀人才。

二、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阐释

(一)高校学生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

党建工作的核心在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育人工作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党建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方向,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在育人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力军,培养出一批批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综合能力,同时更具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的青年学子。党建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党的创新理论、重要会议精神富含深厚内涵,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开展精确思政教育的宝贵教学素材,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思想根基的作用。鼓励学生集体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先进个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践行者,同时通过树典型,以个人带动集体,全面提高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目标要求,关键在于坚决贯彻党的全面领导,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形式,如开展“党建引航”“党支部品牌化建设”等党建工程实现对高校现有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三)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融合

第一,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同源。高校学生党建活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遵循党的理论、方针和路线来指导具体实践,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以及进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等工作。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329页,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马克思主义是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二者皆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第二,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一致。高校党建工作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学生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性,将广大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作为培养对象,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扎实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为党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亦是聚焦科学的育人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两者在工作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第三,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具有一致性,院系领导、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思政人员、学生骨干等多支力量都是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需要各主体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教材、校园文化等,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将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的可选路径

新时代,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不仅是高校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的重要途径。

(一)突出政治优势,夯实协同发展基础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一致,任务趋同,都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应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应当在内容上互相衔接,在实践上互相促进。高校要把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通过紧抓理论学习,突出政治优势,筑牢高校育人的思想根基。一方面,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将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到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位置,确立好提升工作质量的综合育人目标,形成学校、院系和基层党组织的联动工作格局,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合法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奖惩措施,为整体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轮训力度,发挥“关键少数”力量,充分发挥党支部思想领航、理论领学作用,进而通过党建带团建、团建带班建,促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渗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学生支部建设带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二)强化朋辈引领,丰富协同发展形势

朋辈引领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积极搭建朋辈教育平台,统筹设计、系统施策,发挥朋辈教育在思政教育、党团发展、班级建设、学业指导、就业帮扶等方面的育人潜能和价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纵向党支部工作机制,在党员发展、培养以及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形成纵向传帮带作用,遴选政治成熟、素质过硬的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委员,有效解决学生党支部正式党员少、党员流动快的传统问题,便于发挥组织育人功能,引导党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双向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党支部选配优秀校友、辅导员专业教师担任党建顾问,扩大学生党支部工作覆盖面积,提升党支部建设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好党支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将党支部建设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优势。

(三)强调知行合一,提升协同发展实效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的首要意义在于强化高校思政育人的使命。通过探访爱国主义教育及红色教育基地来强化党建工作,采用多样化的研学项目、结合线上线下的党课教育以及情景模拟的思政课程等创新方式,深化教育实践。在此过程中,着重挖掘思政教育素材,加强学生的党性锻炼,鼓励学生在积极自主地参与中领悟党的历史,接受精神的洗礼与价值观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利用好重大庆典和节日契机,在关键节点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将服务国家重大活动作为一堂生动的爱党爱国戏的教育课,引导学生在服务重大活动中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在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中实现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党建思政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更好贴近时代脉搏和社会现实,反映出新时代青年时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