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纳西族饮食文化在食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龚丽

丽江市幼儿园和乐分园 674100

摘要:纳西族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学知识和文化内涵,将其与食育活动相结合,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纳西族饮食文化在食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包括深度挖掘纳西族饮食文化内涵,构建特色食育资源库;创新食育活动形式,增强参与性和趣味性,提升体验感;构建多方参与的食育活动长效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纳西族饮食文化与现代食育理念的融合,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指导和文化滋养。

关键词:纳西族;饮食文化;食育活动

引言:纳西族饮食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烹饪方式、食材选择和饮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学知识和文化内涵。将纳西族饮食文化引入幼儿园食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食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更能够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一方面,纳西族饮食文化注重食材的搭配和营养的均衡,强调食物的色、香、味、形俱佳,这与现代营养学理念不谋而合。将其融入食育活动,能够帮助 幼儿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纳西族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崇尚自然、勤劳质朴、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将其渗透到食育活动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入挖掘纳西族饮食文化的教育价值,探索其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对于提升幼儿园食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度挖掘纳西族饮食文化内涵,构建特色食育资源库

纳西族饮食文化内涵丰富,深度挖掘有助于构建特色食育资源库。纳西族传统饮食讲究食材的搭配与烹饪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味觉体系与审美情趣,这与纳西族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文化理念密不可分。例如,在教学“谷物”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引入纳西族的特色食材——苦荞。苦荞是纳西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被誉为“五谷之王”。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向幼儿们展示苦荞的图片和实物,并讲述“纳西阿妈”用苦荞制作美食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苦荞的外形、颜色和气味,并动手体验用石磨磨制苦荞粉的过程,让幼儿感受纳西族传统的生活智慧。最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品尝香喷喷的苦荞粑粑,进而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体验,让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纳西族饮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内心埋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二、创新食育活动形式,增强参与性和趣味性,提升体验感

创新食育活动形式,需紧扣“参与”和“趣味”两大核心要素,方能撬动体验感的提升,使纳西族饮食文化食育活动“活”起来。这要求摒弃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转向互动体验式设计,使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传承与趣味体验的深度融合。例如,教师在向幼儿介绍“纳西腊排骨”这道特色美食时,可以化身为“纳西阿妈”,穿上民族服饰,用生动的语言向幼儿们介绍纳西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腊排骨的制作方法和文化故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制作“简易版”腊排骨。最后,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品尝亲手制作的美味,并分享食物背后的文化故事,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纳西族的文化魅力,也让幼儿们体验到亲手制作美食的乐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在味蕾的跳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传承民族智慧的火种。

三、构建多方参与的食育活动长效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构建多方参与的食育活动长效机制,关键在于打破幼儿园食育的“围墙”,将单一主体、封闭式的食育模式转变为多主体参与、开放式的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需要幼儿园转变观念,积极搭建家园社协同育人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育方案,并纳入幼儿园、家庭、社区的长远发展规划,形成各方权责明确、目标一致、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纳西族传统美食“鸡豆凉粉”作为切入点,开展“舌尖上的丽江”主题活动。教师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走进课堂,担任“文化传播者”,为幼儿们讲述鸡豆种植的历史故事、分享鸡豆凉粉的制作技巧,并鼓励幼儿们亲自动手体验,感受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奇妙旅程。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社区街道,邀请居民共同参与品尝,让幼儿们化身“小小讲解员”,向社区居民介绍自己学习到的纳西族饮食文化知识。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幼儿们了解鸡豆凉粉的制作方法,更能让他们在与专家、社区居民的互动中,深刻体会到纳西族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以及对自然的感恩和尊重,构建起家园共育的桥梁,也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结束语

纳西族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活动,其价值并非仅限于传承,更在于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独特助力。纳西族饮食强调“天人合一”,取材天然、烹饪方式注重保留食材本味,与现代幼儿营养健康理念不谋而合,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而非单纯灌输知识。此外,纳西族饮食文化中蕴含的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等精神,可自然融入食育活动,以食物为媒介,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这是传统食育模式难以企及的。因此,挖掘纳西族饮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探索其与食育活动的深度融合,将为幼儿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滋养。

参考文献:

[1]范诚琳.食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对优秀传统饮食文化认同感的研究——以大班幼儿面食活动为例[J].福建教育研究,2023(6):88-89

[2]陈蔼.传统饮食文化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的应用探究[J].新智慧,2023(3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