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Bulgan Ts. 谢小荣

Otgontenger University奥特根腾格尔大学(蒙古国)

一、选题背景

(一)政策导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作为一所中职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探索适合本校的产教融合模式。

(二)行业需求

旅游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赣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通过产教融合,与企业紧密合作,了解行业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三)学校发展需求

赣州旅游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等问题。产教融合模式能够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学校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

(一)剖析现状

深入研究赣州旅游职业学校目前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情况,包括校企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存在的问题等,全面剖析其现状。

(二)优化路径

探索适合赣州旅游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优化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产教融合的效果,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三)提供借鉴

通过对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中职学校开展产教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中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整体发展。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丰富和完善中职学校产教融合的理论体系。通过对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践的深入研究,分析其在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进行总结和提炼,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

(二)实践意义

有助于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优化产教融合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产教融合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发展。

能够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能够按照自身需求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为企业节省培训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培养出更多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能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德国的 “双元制” 模式,强调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地位,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两者紧密结合。澳大利亚的 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体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与行业标准紧密对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美国的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密切,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服务,同时企业也为学校提供资金、设备和实习岗位等支持。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中职学校产教融合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产教融合的模式、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研究。在产教融合模式方面,提出了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多种模式。在存在的问题方面,指出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在对策方面,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等建议。但目前针对特定地区、特定学校的产教融合实践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对赣州旅游职业学校这样的地方中职学校的研究更为缺乏。

五、研究内容

(一)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分析

研究学校目前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如订单培养、实习实训、共建专业等,分析各种合作模式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了解学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教学内容是否及时更新,是否融入了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

分析学校旅游专业教师的结构,包括 “双师型” 教师的比例、教师的实践经验等,研究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考察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包括实训设备的配备、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与企业的合作深度等。

(二)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校企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

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政策法规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学校和企业的沟通不畅、学校自身办学能力不足等。

(三)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优化路径

研究政府应如何加强对中职学校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健全评价机制等,为产教融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探索适合赣州旅游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如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等,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包括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等。

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和企业的实际岗位要求,优化学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提出加强学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如加大 “双师型” 教师的培养力度、引进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研究如何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查阅国内外关于中职学校产教融合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二)调查研究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针对赣州旅游职业学校学生、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的问卷,了解他们对学校产教融合的看法、需求和建议,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访谈法:选取学校领导、教师、企业代表等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学校产教融合的实践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获取第一手资料。

(三)案例分析法

选取国内外产教融合成功的中职学校和企业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和做法,为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提供借鉴。

(四)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研究方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路径。

七、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课题。

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组建研究团队,明确成员分工。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二)调查研究阶段

发放调查问卷,对赣州旅游职业学校学生、教师、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

选取学校领导、教师、企业代表等进行访谈,收集相关信息。

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三)案例分析阶段

收集国内外产教融合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赣州旅游职业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建议。

(四)实践探索阶段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赣州旅游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实践中,开展实践探索。

定期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研究方案。

(五)总结阶段

整理和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提炼研究中的创新点和实践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和方法。

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和推广,为其他中职学校提供参考。